【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不断的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家族企业的概念及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深入分析其优劣势,最后提出产权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等实现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优劣势分析 发展对策
【正文】:
家族企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具有全球普遍性的企业组织形态,为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均增速达到了20%以上,成为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随着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其产权结构、管理制度等问题日益凸现,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据2005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崛起的一批新兴民营企业到90年代大多数已销声匿迹;在9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企业,到90年代末大多数也已日薄西山;有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有85%的民营企业在10年内死亡,平均寿命只有2.9年,其中九成以上是家族企业。我国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着发展历史不长、寿命短暂的问题。
因此,重视对我国家族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探讨如何延长其生命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家族企业概述
(一) 家族企业的定义
美国著名学者钱德勒将家族企业视为一个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以及经营权的经济组织。国内学者潘必胜将家族企业界定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他认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 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时, 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而且他还根据这种家族关系渗入企业的程度, 将家族企业分为:(1) 所有权与经营权全为一个家族所掌握;( 2)掌握着不完全的所有权, 却仍能掌握主要的经营权;(3) 掌握部分所有权而基本不掌握经营权三种类型。台湾学者叶银华则以临界控股比例和家族成员在企业控制权的代际结构分布作为家族企业的判定标准, 他认为, 具备如下三条件者, 即可认定为家族企业: 第一, 家族的持股比例大于临界持股比例; 第二, 家族成员或具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 第三, 家族成员或具三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哈佛大学教授唐纳利(Rober t GDonnelley )则认为, 所谓家族企业是指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人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且这种两代衔接的结果,使公司的政策和家族的利益与目标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通常我们认为,家族企业是指一个家族拥有企业的全部或者绝大部分股权,家族成员在企业的关键职位任职,并且掌握着企业重要剩余控制权的企业。
(二) 家族企业的特点
1、家族企业以紧密的血缘亲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以家族共同利益为目标。
家族企业大多是由个人或家族成员一手创办发展的,企业的创办资金大部分来自家庭的财产积累,为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并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家族企业用血缘关系建立起一种天然的信任关系,其管理者也以血缘、裙带关系为主,成员之间有高度的信任感与合作力,使家族成员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并为家族和自己的最大利益去努力工作,家族成员拥有企业的大部分股权,使得公司利益与家族利益息息相关。
2、所有权和经营权密切结合。
由于社会信用缺乏、融资渠道单一,所以创业初期的家族企业产权结构也相对比较简单,所有权主要向创业者个人和家族集中,体现为典型的个人控股和家族控股。企业所有权,管理决策权以及人事财产权等理所当然地掌握在主要投资者和创办者手中,企业的主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
3、企业文化充满家长作风。
家族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创业者以个人在家族中的权威来领导和推动企业,员工在企业的地位取决于其在家族中的地位。
4、企业规模一般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
受融资渠道和经营成本的限制,我国家族企业一般以创业业主的自身积累为主,从业人员也以创业者本人或家族成员为主,所以规模一般较小,其生产经营受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很大,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国家政策或市场一旦出现波动,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可能致使企业破产倒闭。
(三) 家族企业的类型
1、双权重合型。
又称为古典家族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为一个家族所掌握,家族拥有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例如常见的夫妻店、父子厂、姐妹店等都是集双权于一身。
2、经营权主导型。 论 家 族 企 业 的 管 理(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