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知识型员工为导向,介绍知识型员工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并从知识型员工不同的方面进行展开说明,同时,对怎样对知识型员工管理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知识管理、人本化管理
【正文】:
在“知识社会”,社会资源不仅仅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还有“知识”,知识已经成为财富创造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成为一个核心的角色。因此,研究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寻找适合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减少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风险,日益成为企业界关注的课题。经济管理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知识型员工
(一)知识型员工的内涵
“知识型员工”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发明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其实当时他指的是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在今天,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已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
(二)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的独特性分析
彼德•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不能被有效管理,除非他们比组织内的任何其他人更知道他们的特殊性,否则他们根本没用。”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才能管理好知识型员工。
1.独立与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这种员工不喜欢上司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措施都已安排的非常明确,这样使员工觉得自己是被上司完全摆布,缺少自主性。
2.成就与骄傲性
知识型员工由于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司、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 。也由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知识本身的不完善性使得知识型员工并不崇尚任何权威,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他自己。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
3.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库珀解释说:“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4.流动性
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竞争,这一大环境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宏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可能。
5.复杂性
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劳动的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不是体力,劳动过程以无形的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做,固定的劳动规则并不存在。因此,对劳动过程的监督既没意义,也不可能。其次,劳动考核复杂。在知识型企业,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员工的工作由于 科技 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以便获得知识综合优势。因此,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因为分割难以进行。第三,劳动成果复杂。成果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度量的。比如,一个市场营销人员的业绩就难以量化,原因不仅在于营销效果的滞后性,也在于影响营销业绩因素的多样性。
(三)知识型员工应具备的素质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从这个概念出发,很多中层经理、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应具有以下素质:
1. 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多的公司最看重的素质。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着公司大量的技术或其它资料和信息,如果职业道德素质很差,对公司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2. 人际交流素质
知识型员工大多是团队作业,需要员工有较强的交流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在工作讨论中,沉默寡言或固执己见都会影响工作效率。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团队本身是一个开放型的不断学习的组织,如果员工不愿将自己的知识拿出与他人分享,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进步。
3. 专业技术素质
员工要有适合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员工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否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技术所淘汰。
4. 基本管理素质
知识型员工要掌握一般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在工作团队中,没有专业的管理者,而根据项目的不同,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临时的管理者,来负责团队成员工作的协调。自主管理和平等协作的管理模式的引入,要求员工有这方面的基本素质。
5. 身体素质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