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延揽人才,提供动力
延揽人才是中小城市政府在发展会展业时面临的严峻却非常重要的任务。会展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缺乏的,我国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因此培养一大批熟悉会展业务,富有管理经验,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会展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吸引会展人才进入中小城市就更成为一个难题了。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大批政府资金无奈地用于缴纳会展业的“入门学费”,其隐忧可见一斑。对此,当然为专业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是一个重要的吸引人才的手段。另外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真正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也是延揽人才的关键。在一时之间无法大批引进会展人才的情况下,加强对已有人才的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也提高整个会展服务行业的素质,调整现有人才结构以更好的适应会展业的发展。
政府所能做的远远不止以上所述这些,但总体来说政府应把自己对于会展业的职能定位为引导、监督、管理、规范上来,而非过多干预。
(二) 企业功能分析
作为会展重要参与者的本市企业,在会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从会展中获益,因此会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他们的收益,因此他们有义务、也有积极性去把会展办好。他们的行为也关系着会展的成功与否。
1.发掘特色产品和品牌
首先,前面已经提到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相比,并不具备全面的产业结构、广大的经济腹地,因此使自己的产业特色化、专业化就成为中小城市企业追求的目标,这也正是吸引人们前来参加会展的关键。而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挖掘一定要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环境特色。义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日用品集散地,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基于这样的背景,义乌充分结合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发展会展业,努力形成以义博会为龙头,以五金博览会、玩具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相配套的发展格局。”(注14)牡丹江市也积极利用自己森林资源丰富,品种多样这一特色,成功举办了两届木业博览会,影响广泛、口碑极佳。这些成功的例子都向我们说明,中小城市,要想举办成功的展会,必须有特色的产品作为吸引力,必须有完整成熟的产业结构做支撑,良好的市场机制做保证,才能成为知名的展会城市。
作为一个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才是使自己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最终手段也是最终目标。这也是买家最关注的地方。在追求高质量低成本的同时,企业应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意识,明确对品牌目标的追求。品牌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一个城市的会展效益和国内、国际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中小城市的企业,应该志在创立自己的品牌,并把它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2.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需求千变万化,新奇怪异,因此靠自己的力量往往无法满足买方的需求,这就要求各个企业要注意相互之间生产、销售甚至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相互合作。通过展会,各企业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取长补短,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合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达到双赢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产业竞争力。
3.配合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企业也应积极配合政府,宣传会展,为会展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应配合政府对会展市场的管理,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四、 总结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会展经济进入中小城市以来,成绩不少。因中小城市具有区位特殊、人才稀缺、规模小、影响力弱等诸多特性,所以政府和企业要在会展经济中承担起引路人的作用。政府应冷静分析,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要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关注城市会展的发展,要配合政府发展出一套有特色、专业化的产业结构,发展自身的品牌,加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加强城市的综合实力。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小城市会展发展走上正轨,并沿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引文注释:
(注1)贺文洁,《中小城市发展会展经济的探讨——以温州为例》,载于《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2月,第18卷第1期,第18页。
(注2)沈铁鸣,《从义博会看中小城市发展会展经济之道》,载于《中国市场》2006年44期,第13页。
关于会展经济的研究——以中小城市会展发展策略为中心的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