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单一行业内的市场分割,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还可延伸发展到多类产品的市场中去,像海尔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海尔最初生产冰箱,在企业具有一定优势后,进行多元化经营,进军洗衣机、空调、手机等领域,由于这些产品又可以进一步进入和扩大市场,使海尔在消费者心中得以进一步扩展。
2.不进行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以企业原有资源和技术为基础,提高企业本行业的行业竞争力,向产业链上游发展,在产业链上游争得一席地位,加入到国际化高品质竞争中去。把产品做到“最高最特”一样可以有良好的发展。
在重重压力袭来的2008年,盛泽纺织业的龙头之一--盛虹集团和恒力集团也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在当前很多纺织企业濒临倒闭的形势下,盛虹集团不仅销售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利润水平和前两年相比也基本上没有多少下降,维持在11-12%左右的水平。从去年开始,盛虹集团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占的整个销售越来越高,原来比如说前年的话,可能是百分之二三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百分之六七十是普通产品,那么到去年年底,就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比较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一类产品能生产的人家不是很多,那么他们就是在议价能力上就比较有优势。”
早在一年多以前,生产涤纶纤维的盛虹集团决定产品向超细、超绒方向转型,为此,公司与德国巴马格公司合作,量身定做了一套高技术的生产设备,使公司在超细纤维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单位最小的纤度可以达到头发丝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一万米的长度的丝的重量是20克,这一根丝的截面就是比如一根单丝的截面是3.5微米,平时就是一个常规丝的话,一般是10微米左右,国际上也是暂时还没有,只有他们公司能够生产这么细的单丝。正是这些别人做不出来或者很难做出来的产品为盛虹集团赢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而且也卖出了普通产品卖不出的好价钱。
和盛虹集团一样,盛泽的另一家生产纤维的龙头企业--恒力集团也未雨绸缪,早在2年前就开始主攻高端产品市场。 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说:“现在在日本,我们成立了研发中心,我们在2005年的时候已经聘请了德国人跟韩国人,还有日本人,主要是作研发这一块上面,所以我们一般的出口量也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现在就提出把它要做精、做优、做特,这一方面我们在做。”
生产涤纶丝的龙头企业把涤纶丝做得越来越细,卖的价钱越来越高,而当地生产面料的大企业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民科技是当地的一家上市公司,原来主要生产5到10元钱一米的低档面料,但是去年上市后,他们开始从国外引进高档设备,投入巨资进行高档面料的研发。公司去年从意大利引进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这些织机正在生产的就是他们新开发的金属丝面料,在面料中加入金属丝,不仅可以增加布料的舒适感,而且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静电等作用。不锈钢做成一个网格。这种面料可以卖到80多元一米,是真丝的,经纬都有弹力,全真丝的,然后全真丝的一般都皱。 以前,新民科技的主导产品大部分是每米5—10元的低端产品,但是现在这种格局已经完全改变。
他们就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巨人,他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条如何向产业链上游前进的方法,在风险和压力还未到来的时候就已做好了准备。和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纺织企业相比,像盛虹集团这种走高科技高附加值路子的企业活得还是很滋润,成本上升和政策调整是整个纺织行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味地怨天尤人没有意义,关键还是做好自身的调整。提高行业竞争力,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是多数企业在产业内升级的主要道路之一。
3.品牌建设。20世纪90年代开始,市场竞争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一些企业在竞争中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有很好的知名度,更直接的说,它们运用了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是企业为建立属于自身的、区别于其他竞争性企业与产品的、获得消费者认同与忠诚购买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构建工程。
品牌战略是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消费者的不断变化,以求得长期持久品牌竞争优势,保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并使品牌得以发展,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品牌发展的战略谋划。
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企业产品进入市场后特有的标志,能否创立品牌,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一个良好的品牌代表的是其先进的技术、过硬的标准、可靠的质量、优良的服务和信誉等优势。依靠这些优势占领市场。收于品牌的综合带动作用十分巨大,外向度也相当高,所以往往是一个产品的品牌创立后,形成一系列的产品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武器,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今天有没有自己的品牌,品牌形象如何已变得十分重要。
而且在竞争促使下,当今企业产品的性能、质量、销售、服务的差异日益缩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就成为顾客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一个产品的品牌一旦成为影响很大的知名品牌,就可获得高额的利润。从而又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事实证明,品牌战略也是多元化经营的良好基础和动力。而反过来,多元化经营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不管是品牌化还是多元化,都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可以抵御更多的风险,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去。
四、结论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形成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着越来越得要的地位。经过三十来年的摸索成长,面对日以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使我国的民营企业持续发展,良性发展,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等待学者们从理论上总结更多的规律,实践上积累更多的经验,使我国这一特有的民营经济经久不衰的辉煌下去。
参考资料:
1. 王春和等《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2. 曾向东《民营经济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3. 李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4. 余治国《中国民营企业批判》当代中国出版式社2005年9月第一版
5. 吴晶妹《现代信用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11第一版
6. 吉吉(为一个字读zhé)儒《产业升级——开放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民营企业持续发展路径的思考(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