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目标
东航提出的到201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制定实施以枢纽战略为核心的发展规划,建设以上海为轴心的中枢网络运营模式,积极构建航班波,完善航线网络结构。以上海为客运,货运枢纽,昆明,西安,武汉为区域枢纽,形成覆盖北美,南美,欧洲,中亚,南亚,东南亚,北非,南非及澳洲等地区,辐射国际的航线网络布局。“十一五期间,东航机队规划在增加飞机总量的同时,将积极优化结构,形成合理的机队配置,提高货运比重,适当引入支线飞机。预计至2010年,东航机队规模将达到322架,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070万人次,货邮运输量210万吨,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东航已在国内37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电子客票销售网络,机票销售金额达到11亿元。2005年成功开辟了多条国际航线,增加了航班的密度,2006年引进A330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网络布局,增加上海航班总量,扩大中转联程和内部代码共享。
(二) 战略选择
1.成本领先战略
航空公司的成本节后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可控成本,包括工资,福利,行政开支,飞机维护等费用。二是不可控成本,包括航油,民航起降费,民航基本建设基金,机票销售费用,飞机折旧费等。从目前国内航空业的监管证则和市场环境来看,不可控成本的降价空间非常小。东航具有的优势都与其规模优势有关,其竞争战略重点应放在降低运营的单位成本而取得规模经济的效果,即通过各种措施努力降低成本,使企业的总成本水平低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东航管理比较健全,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劳动力的成本较低;员工平均学历较高,有熟练的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员工岗位的相对稳定,使劳动生产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从而对成本的降低起着良好的正面作用。
2.航空联盟战略
战略联盟是公司为了某个战略目的,通过互相整合组成联合体,开展合作经营,共享利益。随着航空运输业不断走向成熟,航空公司也不断调整公司经营的战略,策略以求在竞争中生存发展,这些战略包括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等,还争有极为重要一点,就是与其它航空公司的战略联盟。环顾我们所处的全球航空运输业,航空联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2002年的数据显示,五大主要联盟已经占据着60%的全球空运市场。对东航而言,加入全球航空联盟与否已经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决定。
(三) 战略步骤
1.成本领先战略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东航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明确实施这一战略的指导思想,即:通过各种措施努力降低成本,使企业的总成本水平低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第二 细分运营的成本结构,判断在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中哪些部分具有压缩空间。但前提是不能以牺牲服务质量和飞行安全为代价。
第三 通过管理流程再造,转变经营模式,培养全新的企业文化,在员工中培养降低损耗,提高效能的责任和意识,并伴随着良好激励机制,使节约成本的观念深入员工的潜意识里。
第四 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对各种资金的使用要采取严格的审批制度。
第五 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评价战略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意图。
2.航空联盟战略
目前,东航已经有一些如代码共享等处于浅层次的战略联盟行为,在考虑加入全球航空联盟是,要做好充分的论证与分析。东航在选择航空联盟时可以借鉴欧洲航空公司的做法,他们在加入航空联盟时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 确保自己的航空公司在国内市场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第二 在国内其他航空市场上找到立足点。
第三 同国内市场之外的航空公司通过商业市场联盟或购买股份等方式扩大自己在这些市场的影响。
应该认识到,航空枢纽港战略只是航空运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但并非是发展的终点。建设中枢网络结构也不是国内航空长期经营战略的目的,只是国内在实现最终战略目标的手段与过程。因为国际航空运输业是一个动态的变数极多的行业,随着会发生变化。航空运输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不断审视五中竞争力的变化,增强企业自身的五中能力,树立优势,改变略实,抓住机会,消除威胁,才能获得提高
国内航空公司必须在建设航空枢纽港的进程中,坚持不懈做大作强航空主业,不断扩大航线网络规模,完善航线网络布局,使航线网络和机组规划日益科学合理。采取主动有效措施,显著提升品牌公众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尤其是不正常航班的服务工作,努力降低航班延误率,努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所谓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必有战略。民航企业集团要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正确的把握自己,适应市场,抓住机遇;也就必须具备一套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猎获战机,抵御威胁的管理方式--战略。谁运用战略眼光,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制定好未来的竞争战略,谁就能获得成功。而战略上的成功往往又必须经过建立在细致的定性分析和科学的定量研究基础之上的战略探索。
有人把21世纪成为“跨国公司”时代,因为国际化是21世纪企业的生存战略。尽管我国民航企业集团在国际经营方面还是“幼稚的一族”,但是急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已把其推到了全球化的浪潮中。同时,随着当前国外大型航空公司纷纷抢滩中国,中国的大门已经被敞开了。我国民航企业集团应该果断进行战略探索与战略变革,制定和实施动态环境中的超优势竞争战略,以迅速抢占航空运输市场的“制高点”,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政府:《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 2004年11月。
2.科特勒 : 《市场营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11月。
3.何学林:《战略决定成败》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年4月。
4.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 2005年10月。
5.曾业辉 : 《上海东航力争“上海航空枢纽”主导权》 2006年6月3日 中国经济时报
上海航空枢纽港竞争战略分析(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