⒋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才能让公司的薪酬设计方案得到有效的实施。人力资源部门可通过加强沟通交流的方式, 来了解员工的主观感受,增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如果是封闭式制度,管理人员很难了解到方案的实施效果;员工很难判断报酬与绩效之间的
联系, 也不了解自己对企业的贡献,这样会削弱薪酬制度的激励和满足效用。因此, 建立沟通机制是员工感受平等的有效方法, 也是实现报酬满足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⒌ 让员工参与薪酬的设计
为了使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薪酬设计方案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可以让员工参与进来。实践证明,员工参与决策能使决策更易于推行。但一些管理者担心,员工参与薪酬制度的制定会极大地促使政策倾向于员工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企业的利益。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让管理者和员工一起来讨论分歧点,求得各自利益的平衡。实际上,员工不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导致不负责任的决策。如果员工参与,在政策制定之前反而会发现并解决薪酬管理中的问题。
⒍ 做好酬薪管理
尽管设计出来的方案包括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力和员工贡献在内等制度,但如果管理不善,则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管理者必须掌握各种酬薪管理技术,做好与员工的交流,还要对制度能否达到目标做出预期判断,如发生组织机构进行重大战略调整时,应对现行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五、结论
本篇^论文以改进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进行了XX公司薪酬制度的再设计工作。介绍和分析了各种流派的主要薪酬理论及相关的激励理论,注意了薪酬管理的前沿成果介绍,使薪酬制度的再设计尽可能吸收当今薪酬管理的精髓。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付薪哲学、付薪策略、组织评估、科学考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际操作办法,并结合公司的实际,完成了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薪酬体系的设计,从而解决了公司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问题,为企业吸引、留住及培养才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设计只是框架性的,具体每一 部分的实施都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细化。
本文围绕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薪酬体系的设计,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⑴ 薪酬体系的设计,要从明确公司的付薪理念和策略入手,并应作为整个设计过程的指导思想;
⑵ 薪酬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外部竞争性又要考虑其内部均衡性,达到内外部的一种平衡;
⑶ 薪酬体系的设计要勇于打破旧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创新。
这种创新表现为理念和手段的创新。薪酬不再被视为劳动成本,而被当作对员工的投资回报。薪酬管理越来越注重精神薪酬,注重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培养,注重人性化的以对员工的参予与潜能开发为目标的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功能的薪酬方案的设计,如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投入与薪酬管理的结合,带薪休假,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使员工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趣味性、成就感、责任感,工资突出技能和业绩贡献,工资等级宽段化等等。
21世纪企业的持续发展与成功,很大程度上信赖和取决于企业的薪酬管理的不断创新,这正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杨剑、白云等.激励导向的薪酬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 何燕珍.企业薪酬管理发展脉络考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1).
[3] 张健、户胜辉.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大众企业管理,1996(9).
[4] 金文杰.正确实施绩效考评,充分发掘人力资源[J].厂长经理日报,1996.
[5] Charles Lee. Smoothing out Appraisal Systtems[J]. HR Magazine, 1990(35).
[6] Clive Fletcher. Appraisal: An Idea Whose Time Has Gone[J]. Personnel Management, 1993(25)
[7] Kenneth P.Carson, Robert L.Cardy, and Gregory H.Dobbins. Upgrade the Empkiyee Evakuation Process[J]. Hr Magazine 1992(37).
[8] 刘昕. 薪酬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 约翰E特鲁普曼、刘吉、张国华.薪酬方案—如何制定员工激励机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10] 文跃然、刘昕.现代管理制度、程序、方法范例全集:工资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1] Michael Armstrong 、Angela Baronl. Performancr Management[M]. London: The cronwell Press, 1998.
[12] 冉斌.薪酬设计与管理[M].广东: 海天出版社,2002.
[13] 例严锋、麦凯.薪酬管理[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4] 丁敬平.认识全面薪酬战略,IT经理世界[J].IT经理世界杂志社,2001(4).
[15] 盛宇华、潘勤.绩效工资制与技能工资制的合理选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0(4).
[16] Rihard Payne. 3P Model[J] . William M.mercer,2000.
[17] 周翠红.如何分析职务、评价岗位[J].企业管理,2002(1).
[18] 林泽炎.3P模式[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19] 张建国.酬体系设计—结构化设计方法[M].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生出版社,2003.
[20] [美]斯帝芬.罗宾.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1] 张伟俊.职位评估方法、合益人力资源研究[J].The Hay Group, 2000(4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薪酬体系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