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理财目标的现实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是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目标,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由于各种资本都至关重要,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而只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股东的财富也才能得到长足的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都有所增加。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财目标的优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企业)的理财目标,在现代企业制度提倡科学管理的前提下,无疑是一种科学的现实选择。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更广泛,更具有一般性。企业各利益方将资源投入企业,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理财目标正是各利益关系方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恰恰考虑到了与企业相关联的各方利益,使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中介达到了均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财务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是货币具有时间价值,企业价值的计算通过对未来收益的贴现来确定,更加符合现代公司理财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考虑了风险因素的影响
企业价值与预期发生的现金流及其风险有关。在风险一定时,企业的投资收益越高,企业价值越大;而当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一定时,收益的风险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反之则相反。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评估股票、债券及新的投资机会价值的关键因素。 财务管理人员应对风险和收益进行适时调整和协调,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克服了盲目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
企业价值的计算采用所获得的实际收益为前提,不只是会计账表上的利润,同时,它考虑的是企业在整个持续经营期内可能发生的现金流量,具有长期倾向,从而有利于克服短期行为。
4、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利益相关者财务
对债务人而言,当企业不能持续经营而清算时,债权人有比投资者更优先的剩余财产分配权。若企业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则企业破产后的剩余财产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债权人的需要;对企业雇员来说,若公司的价值达到最大,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下,雇员会得到更多的报酬,反过来会更好地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对经营者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评价其经营业绩优劣的条件;对社会来说,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条件是社会资源最合理的配置,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社会资源分配到社会创造最大财富的投资机会上,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使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统一性。
5、为具体的财务问题进行合理的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前已述及,企业价值实际上是预期现金流量的净现值之和,这与目前企业财务决策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净现值法有着必然的联系。按照净现值的可加性性质,企业价值就是企业所有投资项目的价值之和。于是价值最大化目标在财务决策中的体现就是抓住所有能产生正净现值的市场机会进行投资。
6、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正在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改革也正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迈进。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我国有着独特的、复杂的发展历程。因此,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特征必然会对企业的理财目标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在市场作用和宏观调控上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同时必须强化宏观调控,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微观上,强调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应强调职工的利益与权利资本的保值、增值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各方利益的协调,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综合地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明显优于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理财目标。
另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及“内部人控制”问题还十分严重,在现有状况下的国有企业中,如果片面强调所有者的利益,不仅会损害债权人、政府等主体的利益,而且会导致作为股东“代言人”的企业经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越来越严重,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使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功亏一篑。而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则可以利用其他利益主体的力量来制约企业经理层的“不道德行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