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并购的意义
1.企业并购重组是实现经济集约化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可以盘活大量存量资产,促进经济增长。其次,可以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第三,可以实现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企业并购重组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企业并购重组正是存量调整的主要手段。通过资产并购重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不仅可以有效地盘活存量资产,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短缺部门、新兴产业集中,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大大节省调整所需的资金投入。
3.企业并购重组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以及独特营销能力。企业资产并购重组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快捷途径,可以有效地整合外部资源,形成集团发展战略,以求投入产出率最大化。
(三)企业并购战略步骤
1.并购重组前,关于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企业应根据具体的并购活动,选择采用现金流量法、重置成本法、市盈率法及市场价值法等。评估应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现并购后的价值收益最大化。
2.并购重组中,关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的并购重组是以市场为依托而进行的产权交易,其本身是一种资本运动,这种运动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完善而发达的资本市场是有效并购重组的必要条件。为此,还需深化企业改革,增加资本市场交易品种,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加快立法进度,规范资本市场。
3.并购重组后,关于整合工作。企业并购重组后,应考虑到整合工作的开展。整合工作是一种内部管理策略,是通过内部各种资源和外部关系的整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规模效应。
二、基于核心竞争能力对企业并购整合的系统性思考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系统时代,现代经济正从规模经济走向系统经济。这里是把以经济系统方式进行的经济活动称为系统经济。系统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化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的特征也不一样。在经济系统的系统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出现;随着经济系统的系统化水平的提高,个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逐步下降;在经济系统的系统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先进。一个企业能不能实现基业长青,重要的不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企业领袖,有没有一个好的CEO,更重要的是要把企业系统构造好[1]。企业并购的目的是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运营谋求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购战略的制定、并购目标的选取、谈判、成交、并购后的整合等都是并购这一系统工程的环节,其中任何一个子环节的失误,都会引起购并的失败,尤其是并购后的整合更是关键。因此,通过一系列并购程序取得了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只是完成了并购目标的一半。在收购完成后,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使其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经营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对于并购整合来说,主要涉及的是管理问题,即管理整合问题,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并购整合也变得复杂起来,可以说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有起点无终点的系统工程,整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并购企业的命运,因此必须根据系统性原则精密筹划,进行系统性的管理整合。按照系统经济的视角来进行企业的并购整合,将并购后的企业视为一个系统来解决整合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就要全面把握和控制整合过程,综合探索整合过程中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整合过程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
三、企业并购的整合内容
从内容上看,成功的企业并购整合管理系统包括资产、财务整合、 品牌资源整合、
组织结构整合、管理战略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以及企业文化整合等六个关键要素。
(一)资产、财务整合是并购成功以后整合的第一要素。并购前的两部分资产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并购以后的生产经营需要,或原来的两部分资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这就需要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有些没有用的资产应及时变现或转让,尚可使用但需改造的资产或生产流水线应尽快改造。通过整合,使并购以后的生产要素发挥出最大的效应,最终实现盘活资产存量,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并购的初始动机总是与节约财务费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企业并购后,为了保证并购各方在财务上的稳定性及其在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上形象,并购双方在财务制度上互相连通,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协调一致是必需的。
(二)品牌整合。品牌整合是要以并购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就是并购企业的CIS系统导入,包括MI、BI、VI等识别系统的全面导入和应用,实现并购企业品牌形象的统一传播和延伸。品牌整合,就是全面或部分抛弃所并购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并购企业崭新的品牌形象,向公众展示,实现品牌传播的整合效应。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