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购过程无系统性和计划性。从超市的规模来看,并不具备自建配送中心的条件,采取的是供应商直接送货,这样就不存在物流配送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营销、销售和采购上。而采购成为问题的症结,表现如下:
1.供应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供应商的选择和服务上。一方面对供应商的选择比较粗糙,只考虑能否及时送货;其他因素,诸如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及价格等不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另一方面在服务上处于空白。采购部不考虑与供应商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虽然有合同牵制,但在对供应商的人性化管理上是个盲点。特别是与供应商结款方面,出现了目前的“该结的不结,不该结的反而结”的现象,结果造成许多供应商迟迟不送货,导致货架商品断档。
2.采购无信息指导。信息部不提供产生高利润产品的数据,采购部也不主动察看销售状况。没有人挖掘哪些产品是高利润的产品,哪些是畅销产品。像传统的零售店一样,只是把商品摆在货架上,不洞察市场动态和顾客消费意向。缺货时,理货员通知采购人员按平时惯例采购。数量无计划、无预测性造成库存积压,货架利用率不高。
3.产品选择。按照该超市的规模和店铺位置,完全可以实现“顾客自我服务,一次性购齐”的购物方式。商品的多样就需要在档次上做出分别,尤其在畅销商品上更要做到“多而全”。特别要对周围几家竞争对手,如北京华联、百盛、大东副食以及乐购的货种进行考察并根据自己店内客源情况选择产品。长期以来,该超市的产品一直停留在低档上。产品质量不仅无法保证,超市整体声誉和形象也严重受到影响。
4.不对商品进行跟踪管理。在采购人员看来,货采购入库以后便万事大吉。在对同一商品进行下一次采购时,根据初次信息确定进货量,而不考虑市场饱和度和竞争商家的销售。
5.收货、验货过程混乱。主要表现在多家供货商同时送货时,局面混乱,差错率高。而且,送货包装形态、规格有不符合即时即售的要求,还需要再整理,浪费人力、物力。
6.采购人员的品德。长期以来采购活动不实行进销分离。采购人员负责采,也负责向财务申请货款并付账。这就难免不出现因个人利益而损害超市利益的现象。
(三)保管问题。表现如下:
1.仓储布局不合理。库存商品没有分区。库存大部分都是酒水、洗化类箱装产品。但彼此之间存在混乱堆放状态。出现仓库总体利用率不高,个别商品却积压严重的怪现象。
2.货物保管存在失误现象。由于平时不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商品有受潮或变质的情况发生。
3.货物出库不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比如洗衣粉采取堆垛方式存储后,后进的商品便直接放在先进商品上。这样出库时,工作人员就直接搬运上面的货,致使下层货物积压,不能尽快卖出。
4.盘点不规范。各部门人员有缺席现象,特别是财务部门不参与。
(四)销售物流环节。表现如下:
1.卖场货架商品摆放不合理。以一楼食品饮料区为例,同样是罐装食品,水果罐头和肉类罐头分开摆在不同的货架上。另外,作为促销类的盒装饼干,除了在通常的促销位置堆放以外,在其他两个不相邻的货架端头又分别摆放,感觉凌乱。再者,在货架两端的黄金位置摆放低利润产品,不能不说是个失误。
2.不能及时掌握断货信息。货架商品断货时,理货员疏忽而未及时上报。
3.市场定位不准确。对目标顾客群不做分类,消费动向无法正确掌握,导致滞销商品过多。
4.包装问题。主要是购物袋不规范,采用市场上小商小贩用的塑料袋,既不美观又无法保证商品最后流通环节的安全性。
四。沈阳家乐家超市的物流管理对策建议
从目前经营状况看,该超市应抓好基本的物流运营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一)从管理思想上树立超市物流经营的理念 沈阳家乐家超市的物流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