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实际工作中抓好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为企业注入发展之源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体现在制度管理、人才管理、党建工作和精神建设等诸多方面,都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既促进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又体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是增强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制度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思想变得复杂,过去那种单纯道德教条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行不通的,而简单地依靠规章制度的强制性作用代替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不可取的。面对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新情况,应形成一种企业制度文化意识,使职工首先意识到社会主义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产销售高质量的商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国家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向管理要效益,就要严格制度文化,特别是基础管理制度。有工作就要有标准,有岗位就要有责任、检查、考核,有考核就要有奖励。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一种企业文化思想,形成企业用工自主、劳动者择业自由的现代企业劳动管理制度;建立起具有生机活力的岗位竞争机制和企业自主分配激励机制,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制度文化的基础。企业建立健全这样的制度文化以后,上下形成制度文化意识,再加上“法治”与“心治”相结合,既依靠制度,又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维护企业规章制度,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管理人,又理解人,力求二者合一。领导者与职工之间除了工作上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对职工的态度应是信任、尊重、关心和保护。
(二)人才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科学的管理,需要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而这种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企业人才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影响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有人的观念,即人才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其实,我国古代就有优秀的人才文化思想。我国历史上的齐威王之所以能取得中原霸权,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而得天下,原因就在于有丰富的人才文化思想,合理使用了很多贤才。当今,企业文化造就以人为中心的企业,其管理的出发点,不再是使人成为规章制度条文的奴隶,而是把职工真正当成企业的主人。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企业改革进程中遇到合理使用人才和减员增效的问题,胜利油田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一方面结合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干部任聘“三项制度”改革配套进行,实行“评”、“聘”分开,加大力度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干部能上能下,考核择优上岗。这样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做出较大贡献,给企业二次创业带来勃勃生机。用这种考核择优上岗的人才使用机制,去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聘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岗位跟踪考核,对不称职者给予撤职处理,德才兼备者给予重用,企业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人才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把发展多元经济与减员增效结合起来,鼓励职工开公司、办企业,发展多种经营,不断进行重组改制,盘活资产,盘活劳动力,形成万紫千红的局面,促进油田的企业文化向多元性发展。
(三)党建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
在新时期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虽然产权形式多样化,政企关系、运行机制等发生了变化,但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始终未变。因此,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企业党委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保证;发挥基层企业党委的作用,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企业党委是整个企业的表率,企业党委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企业党组织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树立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的文化观念,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建立党建文化,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在企业中的带头作用将引起职工的共鸣,这还取决于企业党委能否开展以企业目标为载体的党建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企业经营中的保证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也就是要在政治上保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年以来,党中央在全国上下组织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既加强了党员队伍管理,形成了党建堡垒文化阵地,又推进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四)精神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
精神文化是积淀于员工心灵深处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理论上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源于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不少企业塑造了良好精神文化理念,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起了支撑作用,员工在正确思想指导下,敬业爱岗,业绩报国。胜利油田作为一个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主的企业,随着开发效益逐年下滑,在做足“油文化”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增效点,实现企业文化向深层次延伸,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胜利油田经过三十年的开发,面临着资源的严重不足,拓宽外部市场已成为油田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建立外部市场同时,积极完善跨地域、跨国界文化,来适应外部发展的需要。发展外部文化,积极实施“本土”战略,把先进的企业文化驻入到当地的企业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外部市场的拓展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已纳入到了世界经济大市场,企业管理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在新的条件下,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管理企业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从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培植先进的、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所以,要充分利用和发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优势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使思想政治工作找到渗透企业经营管理的结合点,通过建设一流的职工队伍,培养一流的工作作风,促进和保证企业生产一流的产品,提供一流的服务,推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综上所述,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注重实效,敢于创新,努力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进而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谭道明:《企业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2版。
2、高峰:《企业文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3、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4、张殿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实践》,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5、王立新:《构筑胜利文化体系》,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6、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3月第3版。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系(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