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的产权问题,是制约家族企业发展的一大症结。产权混沌的时间越长,企业矛盾就越多,企业发展就越困难。产权不清是导致家族企业畏缩不前的最大障碍。
2、人力资源制度
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中都是由人来实现配置的,因此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虽然很多家族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是在设置人事制度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
(1)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仍然表现为单一的人事档案管理。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只是在遇到问题时安抚人心,保持稳定,整理员工资料,安排招聘工作等。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策略上的管理及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很多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划与设置,不敢投入太多,担心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在职位设计、岗位培训、晋升奖励等方面没有系统的规划,不愿意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家族企业提倡“家和万事兴”,重亲情,友情,遇到事情喜欢从感情角度考虑,甚至对亲朋好友的过错熟视无睹,即使犯了大错,也碍于情面,从宽发落。制度在亲情面前只是一纸空文,只是管理外人用的,这便造成了在处理公司事务方面“内外有别”,无法令人心服口服,容易引发公司内部矛盾,令企业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内耗,管理效率低下,因而造成企业的逐步衰亡。同时, 用人方面任人唯亲, 而不是任人唯贤。由于社会信用的相对缺乏,作为家族企业的掌门人在人才问题上非常敏感,他们对外人、能人总是报有戒备心理,考虑最多的是自身企业的安全,甚至安全比发展还重要的多。一般家族企业的要位都是由家族成员或关系密切的人担任,外人很难进入公司内部决策层。在选人、用人方面,不单单靠能力、经验,更多的是靠亲情,靠关系。有时,明知自家人能力不足,不能胜任某些职务,但碍于情面,仍然义无反顾地重用,最后,只能导致失败收场。例如前日本八佰伴集团总裁和田一夫,曾就自己的失败经历做出总结:“八佰伴之所以会倒闭,就是由于八佰伴没有正确地进行人事管理。”(注6)出于对自己弟弟信任,和田一夫一直委任弟弟担任八佰伴的董事长。其间,和田一夫也发现弟弟在经营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由于亲情原因,和田一夫总是不予深究,最终由于弟弟的巨大失误,导致八佰伴破产。
(3)没有设立完善的人才机制。首先,家族企业重血缘、亲缘关系,在人事制度方面表现为任人唯亲、安内排外的现象较为严重。一般家族成员都居于企业要位,属于高层决策、管理层,而不必考虑其能力的高低及贡献的大小;外来人员则不同,即使有能力,也很难进入企业高层。这样,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优秀人才不稳,流失严重。其次,即使有的家族企业从外部高薪聘请了专业管理人才,也不会将权力完全下放,这便造成了很多高层职位虽然有外人坐阵,但终究归老板调遣,并不能有完全的自主权。再次,家族企业不够重视人才机制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很多企业老板都认为员工付出劳动,老板付出薪水, 就此而已,不会再考虑长远的人才计划,也担心企业在培养了人才之后得不到回报。因此,不会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和进行适宜的人才培养, 致使很多优秀人才对企业失去信心, 频频跳槽。
3、管理制度
从管理上看,家族制表现为“家族制管理”,即企业的主要岗位都是由家族成员把持的,企业更
多的不是表现为制度管理,而是家长式管理;不是靠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而是靠亲情关系来推动
管理。
(1)管理原则主观随意性较大,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家族企业在经营中是实行家长个人决策,决策权与管理权都高度集中在企业领导者一人手上。与此同时,许多的创业者都具有相当专制和跋扈的性格,处理问题很容易独断专行。如果决策者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不愿听取他人的建议,或不愿在企业内引入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便很可能出现决策失误。同时,多数老板都喜欢唯命是从的下属,不喜欢接受别人的逆耳忠言,这便造成一种现象-------家族企业是老板的,老板说什么, 就是什么,老板的指示就是一切。这种家长集权制作风会抑制其它员工的沟通欲望和创新动力,容易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同时, 企业采取家长式管理模式,凡事一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2)组织结构简单,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企业创业初期,采用扁平化的直线职能结构对企业发展有利,这是由企业初期的产品稀少、人员不多的情况决定的。当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此种职能结构则难以应付繁杂的公司事务,无法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如果不积极地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新调整,将会影响企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3)集权严重,无法激发下属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力。家族企业的管理权高度集中在老板一人手中,老板事必躬亲,凡事都要过问,下属凡事都要向老板请示,离开老板就什么也不敢做,做不成。这样,只会让有能力的下属感觉无所事事,不能委以重任,天长地久,何来的工作激情与动力?所以,聪明的老板要懂得放权的道理,放手让部下去做事,激发优秀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