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本文从战略联盟的角度,探讨我国的中小软件企业如何在当前软件行业的严峻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软件企业和战略联盟的定义,接着描述了中小软件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原因、战略联盟对中小软件企业的作用、实施战略联盟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对中小软件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战略联盟、中小软件企业
【正文】:
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统计,截止至2004年,我国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达到10000余家,其中90%为小企业。伴随着软件企业数量的激增,软件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却持续下滑,据计世资讯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04年,我国软件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7%,相比之下,欧美日等国家软件同行的平均利润率高达25%,IBM、微软等大型软件企业的利润水平更是超过35%。软件市场不规范,价格竞争过度,平均利润率下滑,中国软件行业整体环境十分严峻,再加上软件企业数量众多、各自为政、核心优势不足、恶性竞争,中国软件行业已经进入“乱世”。中小软件企业自身规模、资金、技术、组织、服务、管理等各方面的欠缺,导致竞争能力不足、成本高居不下,在软件行业严峻的大环境下,企业持续性发展受到挑战,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本文将试图从战略联盟的角度,来探讨中小软件企业如何在“乱世”中求得生存,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与供应商、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发展。
一、 中小软件企业和战略联盟的定义
(一) 中小软件企业的定义
我国目前对于中小软件企业的定义并没有定论,到底哪些软件企业属于大型软件企业,哪些软件企业属于中小软件企业,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的软件产业本身处于起步阶段,软件企业的规模还远远不能和印、美、日等软件发达国家相比,印度很多软件公司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万多人,而我国目前人数超过1万人的软件企业还没有,因此,从鼓励本国软件产业的观点出发,还不能采用软件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规模评定标准来评定我国软件企业的规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软件企业规模扩展速度也很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软件企业规模的定义带来了困难。
本文对中小软件企业的定义,只是阶段性的,符合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实际情况,不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软件企业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作为评定软件企业规模的指标,具体评定标准参考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在《2005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的实际分析数据。本文中,我国的中小软件企业主要是指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下或从业人数在500人以下的软件企业,这些软件企业还没有摆脱生存期或还没有在某一领域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还无法与大型软件企业进行抗衡。根据这一定义,目前中小软件企业约占我国软件企业总数的98%左右。
(二) 战略联盟的定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