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企业文化管理创新
目前国内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都开始关注一个问题:一个企业或已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如何才能持续发展?经研究发现,如果企业建设成为生命型企业,则具有持续发展的优势。而生命型企业就是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企业,通过建立强有力的浓郁的企业文化,突破管理模式中那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使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这充分印证了“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只有文化才生生不息”的哲理。因此,家族企业的文化管理创新便尤为重要。
1、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
企业的经营理念,指导着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与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管理要创新,就要先从树立新观念开始,由内部进行改造。
(1)实现双赢的理念。家族企业必须同时兼顾业主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并以此作为企业宗旨。树立双赢理念,就要求业主摒弃落后陈旧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自觉地了解、尊重和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保障员工的权利和利益。这样,员工才对企业产生忠诚感和向心力,才会将公司前途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行动上和企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做贡献。
(2)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一,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全体员工的个人创造性与能动型,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推动企业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具备持续性自我更新的能力;
第三,把公司目标与一些值得长期追求的人类理想联系在一起,鼓励员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而共同努力,而不是局限在狭隘的自身利益中.
2、建构全新的文化管理制度
(1)文化沟通网络的建设
文化沟通系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在企业起着传达、控制的作用。在家族企业中,拥有顺畅、透明的沟通网络甚为关键。如果上级无沟通意愿,下级无沟通动力,企业无沟通氛围,文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就会丧失,组织必然涣散,员工动力衰退。文化沟通的建设可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例如早会、例会、培训、表彰大会、员工信箱、现场巡视、总结汇报等;要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尽量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沟通氛围。
(2)创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企业氛围系统是企业灵魂系统的对象化,是企业的气氛、企业的风格、企业感染员工的情景,它由员工的集体行为所创造,反过来又对每一名员工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支配作用、规范和塑造作用。家族企业要注意企业氛围的营造,要形成优良企业氛围的一贯性,建立企业氛围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氛围力度,发挥强力塑造作用。
(3)设置完善的激励机制
第一要明确企业聘用和留用员工的标准,使员工明确知道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前途,不遗余力地为公司负责,努力工作。第二要建立对管理层的科学、适当的评估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要保证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在评估考核中,对家族内外的管理干部、对企业资历深浅的干部都应一视同仁, 并以德、能、勤、绩作为奖赏和提升员工的依据。第三要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对管理干部和操作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受益的是企业和员工双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家族企业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发展迅猛,成绩斐然,拥有美好的前景。但是,在家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及缺陷。家族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经营,便不能贪图一时的快速扩张,不能只追求短期的赢利,而是需要将眼光放远,从产权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专业科学的管理,积极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才有希望不断发展壮大。
引文注释:
(注1)(美)克林•盖尔西克等:《家族企业的繁衍》,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页。
(注2)(美)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9页。
(注3) 应焕红:《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第96页。
(注4) 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室:《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2001)。
(注5) 王鑫文:《论我国中小家族企业的三项修炼》,《经济管理》,2002年第三期。
(注6) 屈成才:《家族式经营铸大错》,《民营经济报》,2002年9月16日,B2版。
参考文献:
1、应焕红:《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2、宋红超:《点击家族企业》,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3、颜建军/胡泳:《海尔中国造》,海南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4、(美)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杰克•韦尔奇自传》,中信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5、方厚仁:《老总讲座》,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与管理创新问题探讨(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