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温州金属打火机出口情况及在温州全市出口总额比重
因此,按照马库森出口份额指标看,温州金属打火机的国际竞争力实际上在下降。尤其在2004年出口份额只有占温州全市出口总额的1.75%以后,在温州市外经贸局那里它已经根本不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了。那么,我们如果用分指标方法,深入分析温州金属打火机的各个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的话,它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调查表,对温州的打火机行业的企业家和专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3 温州金属打火机国际竞争力问卷调查
项目 强
10 较强8 一般6 弱
4 很弱2 小计
产品竞争力 2 5 2 1 0 76
价格竞争力 7 2 1 0 0 92
渠道竞争力 0 2 4 3 1 54
促销竞争力 1 1 3 3 2 52
服务竞争力 0 0 1 6 3 36
品牌竞争力 0 1 4 3 2 48
形象竞争力 0 0 2 5 3 38
组织竞争力 0 2 4 3 1 54
(1)产品竞争力。温州打火机企业自1990年开始前后突破铂金丝、高压陶瓷电子和压铸技术后,产品竞争力逐日增加。前两者的突破,实现了零配件国产化以后,不仅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而且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后者的突破则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目前温州打火机产业几乎每天都有3-4个新款打火机的问世。加上九十年代中期,日本打火机产业整体向温州转移以后,相关技术也逐渐转移到温州,所以,目前温州打火机的产品竞争力是很强的。但高档打火机生产的部分核心技术我们尚未掌握。因此,评价得分为76分,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2)价格竞争力。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温州产打火机的出口价格在1-2欧元之间,而欧洲产同类打火机至少10欧元,多则几十欧元甚至更贵;具体分析一个产业就不难得出价格优势的原因,比如打火机产业,普通打火机至少有28个零部件,每一部件都有专业的工厂生产,如果这些零配件都由每个打火机厂商自己生产的话,成本将高得惊人。比如,打火机的配件中,一只电子点火器,单个企业生产每只需要1-2元,而专业工厂生产每只仅需0.2到0.3元,密封圈质量要求也相当高,每只打火机需要5到8只,单个企业生产一只需要0.05元,而专业工厂生产一只仅需0.005元。所以,打火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是无与伦比的。当年温州是借此打败上海,后来也是借此打败韩国、台湾和日本。因此,专家打分获得了92分的高分。但由于价格过低,也因此损害了产品形象。
(3)渠道竞争力。温州以商见长,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率先走向市场,形成了一支专业的营销队伍,当时号称“十万购销大军”。因此,拓展营销渠道的能力成为温州产品普遍具有的营销优势。打火机产品也不例外。但是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目前温州许多打火机产品是为国外厂家做贴牌。没有自己独立的营销渠道。因此,从国际竞争力看,专家打分并不高。
(4)促销竞争力。打火机属于小商品,对于国际出口来讲,促销措施影响力并不大。所以该项目专家打分比较分散。
(5)服务竞争力。温州打火机是充气打火机,而非一次性打火机,因此该产品也需要一定的服务,但由于服务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销售。
(6)品牌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上,温州金属打火机已出现了大虎等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ZIPPO等知名品牌比较,温州的打火机品牌没有优势。而且许多厂家只能为外国厂家贴牌生产。
(7)形象竞争力 。温州产品以模仿能力见长,但价格低廉,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形象欠佳。金属打火机不是一次性使用,应该与塑料打火机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但是温州金属打火机却在价格上走着与普通塑料打火机同样的路径。虽许多打火机产品出现了工艺品化的趋向,但价格竞争上仍主要依靠低价手段,加上欧美国家的CR法规等法律出台以及强调保护儿童等社会责任意识的宣传,进一步从反面上影响了温州产品的形象。
(8)组织竞争力。我国产品出口向来组织竞争力较弱,彼此压价竞争乃家常便饭,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互相拆台事情也时有发生。加上不熟悉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缺乏国际市场斗争的经验,以至在国际化竞争中屡屡败北。就打火机而言,1994年美国CR法规出台以后,中国几乎毫无反应地退出美国市场,而照此复制的欧洲版CR法规几乎出台时,温州人才恍然大悟,首次由行业协会匆匆迎战,后来虽因其自身原因暂不实行。但反映了我国打火机产品应对国际竞争的组织竞争力尚有待提高。
温州打火机在国际市场上只占有数量和价格优势,出口中存在着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于提高我国打火机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以温州金属打火机为例(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