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金颈瓶
据广东省工商联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企反映最强烈的是融资问题,各地都出台了许多办法,但许多地方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调查还发现,越是需要银行支持的欠发达地区,融资难的问题越是突出,例如向银行贷款需要提供土地抵押,但广东土地少,用地主要向公共建设项目和国企倾斜,民企申请用地十分困难,一些民企只好选用乡镇土地投资建厂,但不能办理产权证,也因此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投入大量资金盖起的厂房结果变成死资产,这给民营企业申请贷款十分不利。再加上中小企业往往在管理上存在各种问题,作为商业运作的银行是不肯冒风险轻易对中小民企放贷的,条件苛刻着实难免。即使成立担保公司进行运作,但谁又能为民营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呢。所以,融资瓶颈还没有全面打通。没有资金投入必然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长扩张,制约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广东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品牌颈瓶
1.缺乏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品牌形象提升
准确的判断企业准备塑造的或已有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十分重要。 竞争力其实就是企业在长期竞争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它可能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吸引力等等任何一方面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竞争力,它应该是企业竞争成功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力。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技术含量, 虽然其中也有很多创造了许多的行业第一,国内乃至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但这些往往都是帮跨国公司打工,分得的是商品价值链最底端的那一部分少得可怜的利润。因此我们不能为自己创造的很多个产量第一而沾沾自喜,我们更不能满足做世界工厂的车间主任,我们还要再努力进入世界制造车间的董事会。这些靠什么,这些就是要靠我们不断努力增强我们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神自身的品牌形象。
2.缺乏品牌发展战略,导致企业走低价格竞争路线
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传统民营企业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竞争力,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决定着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盈利能力。因而,品牌已成为制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制约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度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而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往往满足于现在的发展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中存在,他们很多缺少创新意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缺乏战略思考,以为可以靠做跨国公司的OEM可以勉强生存就OK了,至于哪一天位子保不住了,就可以功成身退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在民营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国有企业的竞争,还有其他国外企业最重要的是跨国企业的竞争,国内市场已经近乎饱和,国外市场更加面临更多的壁垒,面对这种内郊外困竞争局面,民营企业选择的就只有降低价格,走低价格竞争路线,殊不知这将一步步的蚕食企业的利润空间,一步步使企业走向衰落直至消亡。因此产品没有品牌就没有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就只能受制于人。
(五)企业的国民待遇颈瓶
外部产业政策制约使民营企业没有受到国民待遇导致竞争力下降。在广东“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指出,民营经济长期被列入“另册”,没有享受到“平等国民待遇”,表现为:一是政策不平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资金补助,民企都没有;二是市场准入门槛高,一些行业存在垄断,民营企业进入受制约。在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投资、以及电信、医药、卫生、教育等行业,民营企业进入渠道不畅通,广东某市曾作过一次调查,国有企业可以进入的领域有80多个,外资企业有60多个,民营企业只有40多个。许多民营企业家感叹,现在有的部门办事手续太繁琐,层层审批,严重影响办事效率。政府对民营企业最大的扶持和帮助是什么?民营企业家们说得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国民待遇”。 因此,要真正实现民营经济公平待遇,政府各级部门就要消除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弊端、政策规定,要放宽民企的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放宽经营条件,消除各种歧视与不合理的规定。否则,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将严重挫伤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其长远的发展。
三.珠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可持续商业发展的概念对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比较陌生,它超越了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实践,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它更加关注清洁生产、制度和技术创新、产品定位和营销以及人力资源和信息管理。从各个环节入手改善其品质、绩效,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那些成功地引进创新机制,能投入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企业,在核心商业运作过程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断提供资源效率的企业,才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珠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实施企业制度创新战略
1.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