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安排。家族企业的关键权力均为家族组织的核心成员所把握,从而保持家族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以此维持组织的团结与成员的忠诚。
(三)家族企业的发展史
从家族企业的演进历程看,家族企业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它的发展变化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一是原始家族企业阶段。家族企业的原始起点,大都表现为个人创业、“夫妻店”、兄弟合伙等形式。初始期的家族企业实际上是“家庭企业”。
二是纯家族企业阶段。此时的家族企业构成表现为家属加亲属。创业者掌管大权,次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当。
三是泛家族企业阶段。这时的家族企业表现为家族成员加职业经理人构成。进入家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各种关系缘中的职业经理人;另一类是通过职业人才市场招聘来的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后类职业经理人的进入,标志着家族企业从不规范的情感管理开始向规范的制度管理过渡。
四是现代家族企业阶段。家族企业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选择经营者和建立股权激励制度提上了日程。经营者的选择,形成经营权的外化;股份制和股权激励制度的施行,形成所有权的外化。但作为家族企业,家族仍保持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绝对或相对控制。该形态的家族企业就完成了从狭义向广义的演化历程。
(四)家族企业的类型
家族企业是一个丰富多样的企业群体,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将中国家族企业划分为以下类型。
1、按企业核心成员构成,可分为四种类型:
(1)父子型。又分为父带子型(或称子承父业型)和父子合作型。前者指父辈完成或基本完成创业,子辈经过精心培养和严格训练后继承家族事业;后者指父亲与儿子分工明确共同创业和发展。
(2)兄弟型。主要指兄弟携手由共同决策到各持一块分权经营成就家族事业。
(3)夫妻型。即在夫妻共同浇灌和精心培育下,得以起步和发展的企业。
(4)核心混合型。企业的家族成员中既有血缘关系又有亲缘关系,既有父兄辈又有子女辈,既有夫妻、亲戚又有同学、朋友,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家族成员为核心,其它成员参与经营管理。
2、按企业管理模式,可分为三种模式:
(1)作坊式。这类企业的管理大都没有定式,而管理上的随意、混乱却出奇地相似,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主要依靠企业主的直觉和以往的经验。
(2)现代式。这类企业具有明确的章程和发展规划,机构健全、分工合理,企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都比较完善,经营基于市场调查和科学的分析而做出投资决策。
(3)渐变式。企业从家庭作坊起步,随着规模扩大逐步引入家族以外成员,建立了相应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企业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与嬗变阶段。
3、按企业产权变化,可分为四种形式:
(1)家族产权+家族成员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是“温州模式”,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位一体,企业由家庭作坊逐步发展而来。
(2)家族产权+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引进的社会公众成员)共同管理。在这类企业中,制度化管理逐步与亲情管理有机融合。
(3)非家族产权+家族成员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是传统“苏南模式”以及部分“准家族化”的国有企业,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归乡镇集体或国家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经营管理掌握实际的剩余控制权。
(4)“红帽子”型。表面上顶着乡镇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的帽子,实为家族企业。
二、家族企业的优势分析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在国际经济社会中表现出其不凡的业绩说明家族企业本身存在一定的优势。家族企业的优势主要有:
(一)凝聚力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