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一个全面完成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时期,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种改革要依靠一大批优秀和廉洁的现代企业家,依靠一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随着企业人才管理由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说已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搞好这些关键人才的选择、鉴别和使用,解决好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
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能够从多方面塑造企业员工,有利于员工自身的能力培养和潜能发挥,提高其素质,以适应现代组织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通过企业内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扭转国有企业中残余的封建权力文化和“铁饭碗,大锅饭,铁交椅”等弊端,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2.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所谓现代企业,必须具有两个支柱:一是现代技术;二是现代管理。而要实现现代管理必须要有一套现代管理体制,其中创新人才机制是关键。国有企业只有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摒弃陈旧过时、狭隘落后的人才观念,建立科学的选人标准和用人意识,才能实现从单纯的、表面的组织形式的转变,发展为质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转变。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是以组织的工作任务完成为目标的,员工个人是完成组织任务的工具。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则是强调在对人力资源给与发掘、培育的同时,还其本身的创造财富的价值,并使其成为取得组织效益的重要来源。同时,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强调要把满足员工的需求、保证员工的个人发展作为组织的重要目标。企业的管理最终是人事管理,因此,成功的管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并与市场相配套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以及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从而确保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并不断走向成功。
(二)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完善国有企业的用人体制。
一般来说,体制是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制度,机制是保证制度实施的程序、规则和运作方法。在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人才体制和用人机制的创新对确保人才辈出,人尽其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有利于各方面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坚定地走人才强企之路,推动人才机制和用人机制的不断创新。二是要系统配套。用人机制涉及人力资源引进、使用、培养、激励、约束、退出等各个环节,必须综合配套,整体推进,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四、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企业发展“选好人”
(一)人才培养和配置,是一项领导者必须重视和深入参与的工作。
美国人拉里•博西迪与拉姆•查兰在《执行》一书中写到:“在任何企业中,人才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时,我们大家就会发现人才的正确选择正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而且“无论是一家价值数百亿的集团公司的总裁,还是企业的一个部门经理,你都不能把选拔和培养领导者的任务委托给其他人.这是一项你必须亲为,而且必须喜欢的工作。”
的确,现代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为企业发展选好人,用好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传统的观点,一般把人员配备作为人事部门的工作,即按照组织手册的要求配备各部门,各岗位所需的人员。现代的观点则认为,人员配备不但要包括选人、评人、育人,而且还包括如何使用人,以及如何增加组织凝聚力来留住人,这是和指导与领导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各级主管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无怪乎原GE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自豪地说:“我最大的功劳莫过于物色成批的杰出人物。”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领导重视和深入参与”不能成“独权”或“少数人选人”的借口,特别是目前国有企业进行人事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过程中,更应注意。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科学的选人标准
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不能简单的认为学历越高就是人才,学历只是其自身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的一个写实,企业每个岗位更看中的应是其能力。一个化学博士如果被放在机械设计研发位置上,那绝对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因此,建立科学的选人标准和方法很重要。
“德才兼备”是我国企业选人用人的基本条件。德,是指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准和为企业献身的精神。才,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企业的竞争,其目的是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在选用人才时贵在公心,要正确掌握“德才兼备”的标准。有德无才,力不胜任,难当大事;有才无德,难以服人,涣散人心。除了要注重思想作风之外,还应该更多的注意被提拔者的业绩、能力和经验等考核因素,避免某些人为了当官而官,一味地唯上是从,逐步建立唯才是用的新机制。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要树立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和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理念,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以素质论人才,并给各类人才提供表现自我价值和施展才能的舞台。
(三) 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加强员工培训,努力培养人才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人力资源规划,也称人力资源计划。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的初始环节和各项活动的起点和依据。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指对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是在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人力资源目标确定后,具体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搞好人力资源的规划,对于搞好人力资源整体管理,取得人力资源效益和组织的多种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2、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有:(1)目标性原则,即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统一;(2)动态性原则,即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包括内部和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积极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3)兼顾性原则,即尽量达到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共同发展,这是一项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