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随着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电信市场由一两个企业垄断经营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电信业务定价成为政府和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电信业务定价的三大因素
从马克思主义价格理论的观点看,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成本只不过是决定价格的基础。产品价值的衡量标准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消费者购买是决定市场供求变动的关键一环。因此,成本、市场及消费者需求是影响价格的三大主要因素。
1.成本因素——电信业务特征分析。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来看,电信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产品,除具有商品的一般特性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质。这些特殊性质决定了在电信业务定价时成本因素的考虑应与众不同。电信业务有以下典型的特征。
(1)电信业务的边际成本近似为零。通信网络建设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网络一旦建成,大部分成本随即成为沉没成本。相比之下,电信业务的边际成本相当低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业务量越大,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
(2)电信业务具有不可存储性。由于电信业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这就造成了通信企业无法像有形商品制造者一样为使用高峰提前储备产品,因此通信企业只能按照最大需求量规划网络,组织生产。在需求量较少的时候,大量资源闲置造成的“产品积压”及大量的网络冗余成为能否降低电信业务成本的关键。
(3)在通信市场,无论是固定业务还是移动业务,其成本内容庞杂(包括核心网络成本、无线网络成本、接入成本、运维成本,以及折旧费用等),所处的角度不同,计算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运营商很难根据沉淀成本或增量成本来进行业务定价,特别是新业务的价格。
总之,成本是决定电信业务价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对基础业务进行定价时,成本应当作为考量因素之一。
2.市场因素——电信市场竞争模式分析。根据经济结构的不同,经济学中一般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观察我国目前电信市场的商品形态、生产商数量、竞争和垄断状况等,可以发现我国电信市场目前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类型。这样的市场一般进入壁垒极高,有少数几家大企业(称为“寡头”)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市场需求量,企业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因此,每个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竞争策略都会对其他几家企业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我国电信市场竞争结构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竞争的洗礼,各大运营商趋于理性,电信市场逐步走向合理竞争模式。
(1)从运营商自身来看,我国四大基础运营商都已经上市,其市场行为必须对国家、社会、股东和员工负责,谨慎投资和理性竞争是必然的选择。
(2)“合作共赢”成为各大运营商追求的新一轮目标。在上层业务竞争的同时,加强网络资源的底层合作是国内运营商逐渐成熟的表现,也是应对国外大企业进入的有效防御措施。
(3)运营商的服务水平在逐步上升,服务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在业务层面上,运营商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业务开发和创新,细分用户群,细分市场。
3.用户因素——消费者需求分析。在目前的竞争形势下,用户成为运营商越来越关注的群体。以用户为核心进行新业务的开发、创新及定价成为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特点,对于指导业务定价有重要意义。假设消费者对电信业务的消费过程是理性的,即消费者是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消费者在选择电信业务时会根据自身的收入、职业、年龄、性格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约束条件选择满足使用要求这一效用函数,包括基本话音业务、各种增值业务及显示个性与身份的品牌服务等。因此,运营商在业务定价时应着重考虑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做到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才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同质竞争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用户成为价值链中更加重要的一环,需求导向定价应成为有效方法。
三、基于三大因素的定价方法分析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会运用价格杠杆赢得竞争就必须改变垄断经营条件下那种“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中心”的定价理念,积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主动应对竞争的战略定价理念
1.成本导向定价法。以市场价格为出发点确定成本:即不是“我们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格才能收回成本并赚取预期的利润”,而应是“在市场可接受的价格下,我们企业维持什么样的成本水平才能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完全分摊成本定价法和长期增量成本定价法。从经济学规范分析的角度来看,边际成本定价是市场化条件下最优的价格形成方式。对于电信行业来说,由于规模经济性等产业特点的存在,电信网络运营企业的平均成本随产出量的增大而递减,其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如果采用边际成本来制定资费,就会使价格过低,企业出现亏损。因此,企业为了实现收支平衡,有必要将资费定在比边际成本略高的水平上。而在成本递增产业,资费应该比边际成本略低。在竞争均衡 浅析电信行业的定价策略和方法(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