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划分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可以方便地分析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一般说,主要有三种情况:(1)部分家族企业顺利地逐一走过始创、成长、成熟和转化四个阶段,(2)有的家族企业可能出现跳跃式前进,(3)相当多的家族企业可能出现“未老先衰”现象。
(三) 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
1、我国家族企业的产生
我国家族经济的起落沉浮,兴衰嬗变受国内外环境和国家政权的影响极大。在我国这个有着5000多年家族统治历史的国度,家族的力量渗透到了社会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内,家族企业的诞生成为必然。
我国真正历史意义上的家族企业最早出现于明清时期,以当时活跃于全国商界的徽商最为有名,徽商的活动以宗族特点闻名,已经具备了家族企业的雏形。明清时期异常活跃的另一支劲旅是晋商,适应市场的需要,已经初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商业管理制度,使其达到了一定经营规模,并成为向近现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
我国现代家族企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即萌生起步阶段、曲折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和转型创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1986年前,是现代家族企业的萌生起步阶段,1978年的思想解放起了催生作用,在现实的生活中,家族企业以扭曲和变异的形式,顽强的反复出现,同时人们对家族企业的认识逐渐加深。从1987年到1991年,家族企业受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经过了一个曲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1992年至2001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家族企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这个时期家族企业的特点,一是开始实施产业多元化和国际化,二是开始进行创新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探索。2001年1月至今,我国家族企业逐步走上了转型创新的阶段。2001年1月18日,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由于核准制的实施,中国家族企业上市的速度明显加快,家族企业进一步的社会化。
3、我国家族企业的现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转变,使得许多民间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放松放低,得以产生大量依靠民间资本投资的民营企业,并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到90年代后期其工业产值已占据了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据200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所作的专题研究显示:从1978年到2000年,浙江省的国有经济年增长幅度为15%,集体经济年增长幅度为25%,而民营经济年增长幅度为60%。2000年,在浙江省的工业增加值中,国有经济占8%,中外合资占11%,而民营经济占80%以上。很显然,民营经济已经在浙江省的经济结构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同样的资料表明,不仅在浙江省出现这种“民进国退”的现象,在我国其他省市,民营经济经过20多年的积累,现在已经强大到和国有经济“平起平坐”的地位。
4、我国家族企业的应用学分析
今天,中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本身,足以证明家族企业有其优势和合理性的一面。
企业经营是一种风险较大的事业。以家族为核心组织,在利益上有纽带的关系,可以扩大依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家族企业也正是以其天然的凝聚力和组织性使企业在初期得以迅速崛起和发展。
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不少家族企业也走了一条“迅速崛起、飞速发展、快速消亡”的道路。其优势发展到成长阶段便成了劣势,也正是天然的血缘系统使家族企业具有不规范性和封闭性,使得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
二、家族企业的优势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有其自身的优势:
(一)凝聚力强,有利于原始创业
夫妻店、子承父业等是家族企业最常见的模式,实际上,小老板的事业的确也适合家族经营。创业时期,凭借家族成员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类似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相关的社会网络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迅速集聚人才,全心投入,团结奋斗,甚至可以不计报酬,能够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获得竞争优势,较快的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
1、 家族经营是小老板创业的优势
小型企业在创业期,往往因陋就简,工作环境相对较差,需要员工更多的理解,推动业务更多地依靠员工的精力与责任心,费用的支出更是如此。
2、 肉烂在锅里
家族经营,大家的目标一致,家就是企业,企业就是家,爱厂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家;并且家族成员有特殊的信任关系与责任心,企业因此获得很高的凝聚力,一致对外。在艰苦的创业期,大家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即使有什么问题,也是肉烂在锅里,肥水不流外人田。
3、 家族观念强,光宗耀祖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愿望。
(二)集权式的组织模式形成较强的决策力
家族企业的创立者或继承者,往往以较大的股份、较高的辈份、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家族企业中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可以依托家族的血缘关系,将企业的决策权集中在自己手中或家族内部,从而建立了集中、稳定而强大的领导实体。
(三)市场反应迅速
家族企业一般属于成批生产或单件小批生产、多品种,能够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的做出敏捷的反应,合理地调配资金和其他资源,及时转向需求上升的经营领域,“船小好掉头”。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四)容易培养竞争优势和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家族企业的第一代创立者大多具有优良的传统,富有创新精神,在企业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往往和家族的精神一起对家族企业文化形成产生影响,形成特定的家族发展观。
(五)《非公经济36条》等扶持民企政策的出台为家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环境和保障
2005年2月24日,作为建国55年来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非公经济36条”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支持、社会服务、职工权益、强化企业素质、政府改进职能、加强经济指导和政策协调等7个方面,规范界定了非公经济的活动空间和政策优惠,堪称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三、家族企业的劣势
(一)家族企业在创业期的劣势
1、创业风险与家庭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将家庭所有的资源与人力投入到事业中,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了家庭的好坏。
2、家族成员只能承担有限的工作。
由于事业的发展,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而家族成员或许能力原因;或许没有专业知识
和经验。因此,家族成员对于事业帮助也就十分有限,远远不及一些合伙人。
4、 家族成员自行其事,帮倒忙,甚至成为企业的抽水机。
品质不好的家族成员,滥用信任,大手大脚花钱,以老板自居,并游手好闲,由于有血缘关系的存在,最高管理者会左右为难,往往会很难处理此类问题。
(二)管理薄弱,机制落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家族企业优劣势分析与制度创新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