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制度体系中,产权制度是核心制度、根本制度,因此,计划经济时代的公有制条件下,不可能产生适合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由此可见,吸收非国有资本入股,变更产权结构是保安服务型企业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和最后的“坚冰”。
公安机关是保安服务型企业产权所有者和上级管理部门,也是企业改制的直接利益关系人,因此,离开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保安服务型企业就不可能进行改革。在国有保安公司独家垄断市场的前提下,受保守观念影响和政绩评价标准制约,各级公安机关普遍不肯主动出让股份,不愿让他人参与经营,出让产权极易被看作“无能或败家”的表现,导致全面的产权结构改革难以为公安机关接受。
因此,目前保安公司产权性质绝大部分是国有性质或由公安机关持100%股的股份制,使得保安服务业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难以尽快建立。
二、面向市场的产业化改革是保安服务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安保业务为契机,一些大型国际保安公司已经准备打入中国市场、使得我国保安行业面临巨大挑战,面对即将全面开放的保安市场,做大做强、最大限度抢占市场,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自由竞争是市场开放的主要特征,它要求最大限度摆脱上级部门的行政干预,一切向市场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跟着市场需求转;它将打破地区界限、行业垄断限制,拼实力、比服务、谈价格、抢客户,自由竞争,因此,必须在增强实力、搞好服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方面下功夫。 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周永康同志在“二十公”上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保安服务业,”,“推进公共安全服务产业化”。④明确地指出了保安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我国保安服务业的发展,宏观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必须由松散型企业结构向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形成合力增强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面对集保保安服务集团、西科姆保安公司这样的大公司,应当在整合省、市级保安总公司的基础上,加强各省市合作,建立跨省市集团,形成可分、可合的拳头,相对独立经营,一体化调度。如,承担2008年奥运会的保卫任务,可以由北京保安总公司牵头,吸收天津、河北、上海等保安总公司进行一体化调度。
其次,必须构建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衔接紧密的产业链,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人员招募和培训、器材装备研发和生产、市场拓展和保卫方案制定、安防工程建设与咨询等建成自成体系的产业链;分别成立押运、礼仪、安防工程建设、值班守机、大型活动保卫、保安设备器材研发和生产、保安培训等公司,以资源配备合理、关系结构合理、地区分布与职责划分科学为原则进行“系统集成”。
再次,必须建立和切实实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通过科学、规范、灵活的经营管理,最大限度优化企业资源利用率,完善经营管理。如果把保安企业看作一个系统,资金、设备等实力相当于系统的“硬件”,经营管理制度就是该系统的“软件”,建立和切实实施业务、财务、奖惩、人力资源管理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可以大大解放生产力,提高投入产出比。
最后,通过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实现保安行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和动力。有观点认为,作为国有企业,实现保安服务业的产业化的主要路线是整合与改制,在实现专业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建立拥有自主研发、自主采购、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自主投资、自主融资等经营自主权的,面向市场的经营管理机制。然而,二十多年国有企业改革基本解决了企业经营自主权问题,但是,2002年的统计表明,国有企业仍有近50%亏损,中央国有企业约35%的企业亏损,国有企业破产3万户。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依然不能解决企业生存问题。②国有企业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计划经济一脉相承,有人决策无人负责;混合所有的股份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产物,与市场经济一脉相承,有人决策有人负责。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全局性”,“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从改革制度着手”。③只有改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谁最终对企业负责的问题,使企业不断获得原动力,最终实现保安服务业的发展。
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保安服务业的产业化改革。由此可见,保安服务业的产业化既是保安企业生存的需要,也是保安服务业必然的发展方向。
到1990年全国已拥有保安公司700多家,从业人员11万人。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深圳市拥有保安人数已超过14多万人,上海保安总人数超过了5万,2004年产值达12亿(www.security.sh.cn/introduce/index.asp)。北京保安公司已发展客户4300余家,服务对象包括在华使领馆等高标准行业(www.baoan.com.cn)。全国大部分省市的保安公司已完成从单一的“固定场所人力防范”业务向押钞、护卫、110接警服务、安防工程设计施工等多元一体化经营方向的转变。经过20年的发展,保安服务业的业务经营管理模式已基本成熟,其产业化条件已经具备。
三、保安服务业产业化改革的主要路径
(一)理顺关系,建立市场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要实现保安服务产业化,就必须改革现有体制,理顺保安公司、开办公安机关、市场三者关系,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1.整合现有保安性质的企业,变多头行政管理为一元化领导
将各职能部门和分局开办的保安性质的企业统一整合到市一级的保安总公司,职能部门和分局不再拥有对保安公司的行政领导权,不再插手保安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实行行政管理权、产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保安总公司完全按照市场要求,以企业化标准对下属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立权属关系明确、结构关系紧密、经营管理统一、资源优化共享的企业实体,增强队伍整体战斗力和市场竞争力。
2.变行政管理体制为经营管理体制
设立董事会和实行董事会决策制度。参照公司法规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安总公司内部设立董事会和监事,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董事会闭会期间,行使董事会的主要职权。董事会负责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拟订公司合并、设立、解散的方案;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机构;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根据总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分公司和子公司经理,决定其报酬事项;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决策企业其他重大事项;公司董事会直接对股东-市公安局负责。保安总公司内设立仅负责党团事务的党团组织,并聘请有关专业人士做企业顾问。 试论保安服务业改革的产业化路径(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