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我国加入WTO后,在社会公共安全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保安服务市场即将放开,这给保安服务产业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保安服务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安服务业必须进行优化整合,改革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建立面对市场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采用商业运行机制,理顺与公安部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经营环境,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走向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保安服务业 产业化 理顺关系 管理体制改革 市场化 股份制
1984年12月18日,应市场之需求,我国当代第一家企业性质的 “保安服务公司”在深圳市蛇口工业区诞生。随着全国各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的深化,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在我国的经济成份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传统的由企事业单位内部治保会和保卫人员承担内部保卫工作的模式,逐渐被社会化、专业化的保安服务专营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主要包括保安公司、经警队提供的服务)的模式所取代。
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及其显而易见的作用,使得保安在强化“人防”、“物防”、人工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普遍采用科技手段探测和处置“警情”,变传统的安全保卫为现代的安全保安服务,成为必然趋势。某市保安公司2004年5月份的统计表明,其服务客户总数为8831家,其中人防客户4583家,技防客户4248家,比上月增加223家(人防客户增加29家,技防客户增加194家,www.baoan.com.cn )。由此可见,伴随着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化和公众对安全要求水准的提高,以及投资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为人身、财产提供安全保障的产品、工程、服务的市场需求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安全技术防范已经成为智能化住宅小区、智能化楼宇、智能化办公系统、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集成要素之一,成为评判其水准的一项标准,如,在某大型国际公司的基础建设中,把防盗报警系统、保安队伍建设与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且制定了远高于政府要求的近乎苛刻的标准,个别企业甚至在出入口安装“阻道钉”。住宅小区、企事业的安全保安服务已经实现社会化,由专业安全保安服务公司承担。在美国,现约有150万人从事保安服务工作,保安与警察的比例约为2.5/1。在日本,私营保安公司约有4000余家,其西科姆保安公司因承包第18届东京奥运会安全保卫而名声大振,其在1983年时的营业额就超过了5亿美元。泰国曼谷有500家保安公司,香港有100多家。①
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我国国内社会现实生产、生活的需要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要求,特别是受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的影响,政治经济重要场所、航空工具、大型活动、重要活动、要害部位等会对保安服务产生更大的需求,使保安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商机。另一方面,随着保安服务市场的放开,2008年奥运会等高标准要求的巨大商机,必然会促使国际高水准保安公司加快进军我国保安服务市场的步伐,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我们现有的保安服务公司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全国保安服务从业人员大部分从事层次较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低的人力防范服务,且市场占有率有的省市仅为百分之几,面对机遇与挑战,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我国的保安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以行政管理模式进行企业经营管理
作为企业,保安服务公司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其主要业务是提供安全保卫服务,获取相应利润,应当完全按照商业模式运作。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社会辅警力量,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保安公司必须接受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其管理层大部为公安机关派出的在职民警。企业生存发展完全依赖于市场,经济效益、规模和管理水平是企业的最终考核标准。保安服务公司的工作要求和业绩主要由公安机关提出和考核,完全受行政管理模式的直接领导。因此,保安服务公司属于行政管理模式的企业,市场需求和行政命令冲突不断,保安服务公司作为辅警力量,没有公安机关的支持难以开展业务,保安公司夹在“局长”和“市场”中间,如同带着紧箍咒的孙悟空,难以有所作为。在这种特定的中国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成立伊始就造就了“局长与市场”这一矛盾,并导致影响其生存发展的严重弊端。具体体现为:
1.体制上政企不分
宏观上,保安服务各公司、分公司完全按照公安机关的部门、职权划分隶属关系,总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各保安服务型企业之间,结构松散,各自为政,缺少统一指挥下的协作与沟通,缺少合力,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微观上,保安服务各公司、分公司被各公安局机关按照自己的下属行政部门对待和要求,无论是业绩考核、工资福利待遇、人员任命调动均与其他行政干部没有明显差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难以灵活机动地采取有效措施。
2.采用非商业化经营管理机制 试论保安服务业改革的产业化路径(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