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因素是制约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因素,它主要指消费者会用尽可能少的货币支去获取商品组合的最大效用。经济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经济因素是指整体的经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心理活动的最基本因素,它从总体上制约着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具体范围。当经济繁荣时,人们的经济状况良好,可支配收入增多,消费欲望强烈,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而当经济衰退时,随着收入减少,人们会节约开支,消费心理活动较低沉,消费水平相应下降。微观经济因素则主要涉及消费者以往的经济状况、现有经济状况、预期经济状况等。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收入是确定其消费心理倾向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
(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
文化是个人过去所学习的道德价值、规范、态度与其它的有意义符号的一个综合体。社会文化包括一个社会所共同接受的信息、价值、风俗、习惯与行为标准。文化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相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某种产品和消费者所处的文化愈是兼容,或者其在消费者价值优先级中排序愈靠前,通常比较可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另外,产品本身也塑造文化,如有些产品推出市场便引发新的生活方式和产生新的文化形态。社会文化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影响消费者的意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三)社会阶层与参照群体的影响
社会阶层是某一社会中根据社会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社会等级。参照群体是指任何会成为个人在形成其态度、价值或行为上的参考或比较对象的个人或群体。不同社会阶层有不同的消费心理,而对阶层成员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是导致个人在社会阶层或群体中往往会出现去个人化的状态,也就是个人在群体中往往会失去个人自我,而将自己与群体融为一体。
(四)家庭影响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者收养关系的成员为基础组成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或社会单位。家庭既是很多产品的基本消费单位,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群体。他对个体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个体的消费观念均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周期的变化所反映出的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家庭消费活动的阶段性、稳定性、遗传性和家庭结构、家庭角色等,都是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
(五)创新与扩散影响
创新与扩散是指新产品从第一个目标顾客的接受和采纳,一直到最后一个目标顾客采纳为止的过程。有学者归纳出有五类的采纳者参与创新扩散过程,分别是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落后者。创新消费者与非创新消费者在消费心理、兴趣、消费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居民消费心理特点及表现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和消费者心理特点
1.政治形势良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理性
200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今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注)。
消费需求趋于活跃:食品、衣着、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八大类消费性支出呈全面增长,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由1995年的3538元上升至2003年的6511元(注)。消费领域不断拓宽:食品、衣着的消费比重减少,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居住等方面消费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消费比重不断扩大,食品、衣着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50.5%、13.6%下降至2003年的37.1%、9.8%,而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居住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3.1%、5.2%、9.4%、8.0%上升至2003年的7.3%、11.0%、14.4%、10.7%(注)。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变为质的提高,由必需型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50.1%下降至2003年的37.1%(注):吃的方面,向营养化、多元化、高档化和配套化发展,穿着档次提高,成衣消费比重扩大,住房面积增加,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交通、通讯发展迅速,居民出行、交往更加方便,文化教育备受重视,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保健消费成倍增长。
在物质供应短缺或市场被垄断的时代,一部分消费者通过盲目从众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获得良好的个体心理体验、产生满足感。现阶段消费品的供应充裕、品种多样、外观设计和内在功能日新月异,消费者已经无法在扭曲的、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支配下从消费购物中获得心理满足,消费心理需要正向受尊重和自我实现转型。盲目攀比的消费心理已被健康、成熟的消费心理所逐渐取代:产品的多元性使高收入者在消费时除注重产品附加值外,也更多地关注产品的使用价值。大部分的消费者消费心理趋向理性:生活节奏快且收入稳定的消费者希望节省时间和劳动成本,购物追求方便;收入不太稳定的消费者往往主动压抑消费能力,购物以实用为目的;收入水平低或收入来源没有保障的消费者,维持着比较低的生活水平,他们买低档商品且喜欢讨价还价。
2.收入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速度加快,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主流 社会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兼议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