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原油田企业人才战略在企业管理的运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韩国著名企业家李秉哲说:“企业就是人才,只有培养优秀人才,才是发展企业的捷径。”(注4)中原油田成立20多年来,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油田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原油田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最严峻的挑战就是人才的挑战。从目前中原油田人才开发和管理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人才流失
从2000年--2004年,国内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流失率始终处于高位,单从2004年的情况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流失率分别达到27.5%和39.7%。
中原油田人才流失现象表现尤为突出,据中原油田人力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1999年至2003年共流失各类人才398人,其中,具有本科文凭的有339人,占近几年接收本科文凭人员(1000人)的33.9%;具有硕士研究生文凭的有25人(博士研究生有2人),占油田在职研究生(183人)总人数的14.75%(如图1)。流失人才中具有初级职称的有22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有7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67人(如图2);具有局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有5人(部级带头人1人),处级干部7人 ;流失人才中大部分为工作不满10年的大学生本科毕业生(共222人),占流失人才总人数的55.78%。
中原油田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1、人多的问题。减员增效,职工的思想压力增大;2、由于石油企业的特点,往往工作地点偏离大、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以及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区施工,交通不便; 3、管理模式迟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速度要求。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在劳动制度方面,没有实行优胜劣汰,人们缺乏危机感;用人制度论资排辈、缺乏竞争、任人唯亲;在分配制度方面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奖惩不明,员工缺乏积极性;4、通过考取国家统招研究生流失人才数量较多,这部分人毕业后,现实的工作环境与毕业前设想的理想环境有一定的差距,加之个人又未结婚成家,思想很不稳定,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5、财务状况恶化,债务沉重,资金十分匮乏,薪资福利相对降低;6、闯市场的问题。油产量下滑,施工任务不足,工作量下降,要寻找市场,寻找生存空间和发展之路,经济效益明显降低,职工收入明显减少,这无疑是企业每位员工所要面临的一个艰难的课题。
人才流失将使一个企业蒙受很大损失,人才安全是国之大计,对于一个企事业单位,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若不能以行之有效的措施留住人才,人才流失将会威胁到一个企业的经济安全。
(二)人才短缺
中原油田现有专业人才1.5万余人,人才资源密度(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为36.6%,比中石化集团公司平均密度高出近9个百分点。人才总量不少,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如表1)。有些大油田有若干名中科院院士,中原油田一名没有。
表1:中原油田高层次人才结构统计表
序号 类 别 人数 占中石化集体公司比例
1 具有中石化集团公司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3 0.20‰
2 中石化集团公司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7 0.47‰
3 教授级高级职称 27 1.80‰
4 具有研究生学历 306 0.50%
目前中原油田涉外专业人才还比较紧缺,一是缺少精干的市场开发人才;二是缺少高水平的翻译;三是缺少懂国际和当地法律的条法人员;四是缺少涉外财会人员;五是缺乏懂采购和国际贸易的人员;六是缺乏高技能人才,主要指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
(三)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均
一流的人才并不等于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人才结构,才是一流企业的基础,而传统的职能结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高新企业高效运营的要求。从职称结构上看,高、中、初级人员的比例,国家人事部要求为1:5:7,中石化集团公司平均为1:5:9,而中原油田为1:4.9:5.3,初级职称比例偏低,说明后备人才不足;从学历结构上看,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只占人才总量的22%,比中石化集团公司平均数低1.6个百分点;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却高达37.8%。
从人才分布来看,钻井、测录井、建筑、运输、机械修造等主业生产单位,仅占39.4%,而机关、事业单位占23.1%,文教、卫生系统占37.5% (如图3),主业所占比例明显偏低;从专业分布来看,许多人才专业面窄,特长单一,且传统的通用的专业较多,国际市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较少。
(四)人才机制不完善
选人用人缺乏竞争,薪酬分配难以充分体现业绩和价值,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造成人才流动不畅,想请的请不来,想留的留不住,想辞的退不掉。与其说,中原油田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不如说缺乏有效的人才机制。培养人才的成败和能否吸引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用好人才。真正的人才所追求的是创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环境。因此,要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的人才,必须切实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机制。
三、中原油田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实施“海豚式”人才战略
要改变思维定势,创新思路,超常思维。“企业人才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中,那些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业务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注5)树立“有用就是人才,胜任就是合格人才”的观念,打破学历、职称限制,重品德、重能力,真正做到唯才是用、人尽其用;树立“用其所长”的观念,全面正确地看待各类人才,不求全责备,敢于使用业务很强、个性也比较强的人,并在使用中扬其长、避其短;树立“领导当裁判不当伯乐”、“变相马为赛马”的观念,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聘,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树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爱惜人才,重用人才,人事相宜,为人才施展才智搭建合适的舞台。要特别注重使用开拓型人才,委以重任,权责对等,让人才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 “用人贵在知人。因为知人是用人的前提,不知人,就不可能正确地识别、判断人才,更无法善任。用人是知人的目的,不用人就失去了知人的意义,通过知人达到用人,又在用人中进一步知人,两者和谐统一。只有知人多,知人深,知人准,才能用人正确。”(注6) 中原油田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