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工式合作:
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在其成名著作《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一家公司应集中精力做自己能做得最好的,而把其余的一切外包给别的有专长的人去做。对我国饭店管理业而言,如果企业管理者认为自己在饭店的餐饮或娱乐设施方面没有什么专长,则可以将这部分业务外包给专业人士和专业集团经营,自己则集中精力干自己最擅长、可以比别人干得出色的部分,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样一方面既可以节约企业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大分工所带来的更多的边际效益。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旗下的星级宾馆有14家且大多分布在黄山风景区,为使下属酒店有更多的精力更好地开展专业化服务,公司决策层果断地将其洗衣房业务、原材料采购业务全部外包给专业化公司去经营,此举不但降低了企业的营运成本,而且减轻了风景区污染,有着很强的社会综合效益。
2. 互惠式合作:
(1) 加强与旅行社等客源输送渠道的联合。与旅行社联手,加强联络企事业单位休假、学生寒暑假旅游、修学旅游、大型企业的商务活动等,争取在某些方面形成稳定的客源增长点。
(2) 加强旅游各相关要素的协作,尽量缩小淡季和淡旺季差别。通过联合旅游企业,改变目前广大的旅游温冷地区,每年都有较长时间的淡季,严重制约客源的问题。如东北地区通过发展冰雪旅游、安徽黄山促销冬季旅游,都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实现这个目标,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饭店要积极参与包括旅行社、景区景点的联合促销和让利销售。
3.代培式合作:
效仿瑞士酒店管理学校的成功模式,加强饭店与专业化职业技能学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其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巧,保证从业人员经过正规的岗前全面培训,有助于进入正式岗位后的系统管理和培训。
(五) 提供亲情化、个性化服务
著名管理战略家约瑟夫派因在其著作《规模化定制:21世纪竞争新前沿》一书中写道:21世纪是在规模化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世纪。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则是在高效率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作为饭店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饭店业者塑造自己竞争力的一个基点。饭店在为所有来店客人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的同时,更注重对不同客人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规范化服务的延伸。它体现在工作责任心、感情投入、灵活、超常、自选等方面,它能让客人最感满意,有时还能为客人带来惊喜。具体而言,就是要考虑到顾客作为一个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化需求,饭店的任务就是要创造这样的消费环境和消费需求,譬如可以在酒店建立顾客档案,对顾客的地址、生日、口味、最喜爱的菜、最受欢迎的颜色、宗教信仰等方面资料进行电脑存档。等到春节、元旦或顾客生日时给顾客发一封由总经理签名的贺卡或EMAIL。此举看似很小,但是设身处地一想,对游客的心理又起着多么大的温暖作用,个性化服务都是小事,但积小成多,也就形成酒店的个性化品牌。
(六) 开展人力资源和文化的建设
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是企业科学管理系统的重要成果,同时它又是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系统工程的重要保证。
1.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一个经营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及其群体。饭店业要立足全国、走向世界,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阶层和企业家群体。企业家是饭店经营活动的总设计师,作为一个饭店的总设计师,在规划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市场定位、地域分布等重大经营战略方面,必须有超人的眼光和魄力、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作为一个饭店经营活动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在对发展方向、经营范围、客源的组织和吸引、经营活动的分工协作、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等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方面,必须有过人的胆识和对市场敏锐的反映能力,还必须有能够控制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能力及很强的协调和沟通能力。上海凯悦饭店(位于金茂大厦顶部)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威震上海滩,誉满华夏,与其总裁王宝臣的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1999年11月《财富》论坛在上海召开,而几个月前凯悦饭店刚刚开始装修,按照常理这么大的工程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装修完毕,近乎天方夜谭,但他力排众议,采用各种手段加紧施工,最后饭店的装修工作在论坛开始前完成,参加论坛的名人也能顺利入住,“华夏第一高”的饭店品牌,随着财富论坛的召开而声名远播,凯悦饭店也从此确立了其在上海酒店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把手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酒店的竞争力,先行一步谓这为"带",思想超前谓之为"领"。
2.员工队伍的建设:
饭店的经营应树立“顾客第一,员工第一。”的经营理念,使饭店成为“宾客之家,员工之家。”
(1) 饭店要注重员工的培养,为员工创造宽松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较多的晋升机遇和较高的工资福利。因为员工是服务的实施者,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提供满意的服务。
(2) 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的一员,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3) 减少中间层次信息传递的迟缓:在大多时候,客人是通过一些“微小动作”来表现对酒店产品服务;客人觉得枕头低了,会将枕头对折使用;觉得空调不够暖,会多使用一床被子;觉得菜肴不合口味,会不动筷子。对这些客人的小动作,只有酒店各部门和客人接触的一线员工清楚。 因而,建立一个畅通的酒店内部信息沟通系统,给员工一个讲话的环境,重视员工的意见,才能真正了解宾客意见,才能更好地实现宾客的利益,制定更为准确的产品和服务策划,最终实现酒店的效益。
3.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十一世纪饭店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文化竞争,专家们这样描述到:“利润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竞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
(1) 要求赋予饭店的产品和服务一定的文化内涵、文化氛围和文化附加值;
(2) 在员工中构筑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创造学习型组织,使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全面地影响着饭店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集体效力的发挥。
核心竞争力是蕴藏于企业员工身体、公司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中的一种"软件"资源,它有鲜明的时间性,饭店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如果不注意更新、提炼,再培育、再维护,建立起来的核心竞争优势将极有可能在新一轮的争夺站中丧失殆尽,正所谓 "守业要比创业难",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地进行创业,不断地进行学习,将守业变成创业。为此,必须在饭店内建立"学习型"组织以不断更新企业管理者、经营者的知识体系和管理思想,使之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新陈代谢"过程,使企业的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跟上世界饭店业发展的步伐,了解最新的管理与经营手段,不断整合企业的创新活动,不断激发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参与核心竞争力的热情。
(七) 加快饭店智能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逐步进入饭店业,饭店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客人感到更加舒适、方便。通过网上预订、网上宣传促销逐步取代传统的电话预订、邮寄宣传资料和新闻媒体广告等;通过完全电脑化操作,使客人可直接从电脑屏幕挑选自己喜欢的房样类型,简化入住手续;利用先进的电脑扫描技术将客人的身份资料录入电脑,免去人工登记、确认等繁琐的程序;通过给客房配备先进的DVD设施、多媒体互联网络和电子控制技术,使得客人可以在房间内的电脑显示确认自己的个性服务,如:每天叫醒时间、送餐时间、收衣和送衣时间、预订机票和宴席、与工作单位联系和客户进行业务联系等。根据顾客上次消费所点的菜单,通过电脑程序分析出顾客的口味特点,给他推荐最适合口味和最喜欢的菜,给顾客房间布置他个人比较喜欢的地毯、窗帘,甚至是小物件等,实现上述非常琐碎的个性化服务。
(八) 在竞争中打造自己的饭店集团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用资本纽带,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旅馆集团,形成中国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以特许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旅馆联号,并以资金或特许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向全国各地和海外扩张。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和国际竞争中造就出国际知名品牌,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站得稳,打得响,永立不败之地。
1.有效的资本运营
现代经济下,企业集团规模的快速壮大实质上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本集聚、资本扩张的过程。最有效的实现途径应该是资本运营。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企业间的重新组合,迅速膨胀企业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我国饭店业在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后,数量已具相当规模,在全国各地均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应该说,我国饭店业进入了质量的提高期和结构的调整期,这给饭店集团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这就决定了饭店集团的发展不能走铺新摊子、重复建设之路,必须通过资本运营方式实现。
(1) 兼并联合:即将拥有“名牌”的饭店建立为核心企业,然后收购、兼并其他饭店,使之成为饭店集团成员,从而达到壮大优势饭店、带动其他集团成员的目的。饭店集团的发展,一定要突破地域的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建立一批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上有声誉的饭店集团。
(2) 发展股份制饭店集团:股份制是现代企业最为典型的组织形式。饭店集团是以资本联合为特征,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复杂经济联合体。饭店集团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要科学地处理产权关系及相适应的权益与义务的方式方法。而股份制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特征正好科学地处理了这些关系。因而,我国饭店集团可通过控股和相互持股的方式组建,从而达到集团内饭店之间的深层次联合。同时,股份制饭店集团还有利于促进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不同国度间全方位的饭店经济联合。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饭店业的机遇和挑战(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