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险服务合同是指由东道国雇佣我国石油企业承包服务项目(包括物探、钻井、测录井、修井,固井等单项作业),支付服务费用。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苏丹、印尼、卡塔尔、也门等国进行的工程劳务承包多数采取的都是提供技术服务的无风险服务合同。
4、以出资方式购买各类国外油气储量
出资购买外国原油储量可采用多种方式,直接收购业已探明尚未开采的油气储量;收购拥有一定储量的小石油企业;购买业已开采、但还有一定剩余可采储量的老油田。这种做法风险小,利润也比较少。例如一些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难度较大,开采成本较高,因此,各大油企业仅将其作为储量替补的辅助手段,可根据比较经济利益原则,当然,可以考虑是否采用收购的方式获得储量。
5、获得国外勘探开发股份的转让
国际上许多石油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将其已获得许可证区块的部分勘探开发股份出让。我国石油企业可采用这种方式获得部分区块的勘探开发权,进行国际化开发经营。其优点在于区块评价期间对方负责提供全部资料,我方可利用这些资料对区块进行深入评价,从而减少失误;这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例如转让方要求我方参与支出比已发生费用更多的资金,作为对先期风险的补偿金。
(二)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后期途径
我国石油企业在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实力后,可尝试寻找时机进行一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合作与大规模的投资,主要可采取直接与东道国合作勘探开发油气田、以控股形式购买股份进行油气田开发、兼并或收购发达国家的小型石油企业、组建跨国石油企业集团四种方式。
1、直接与东道国合作勘探开发油气田
世界上许多石油企业都采取直接在国外与东道国合作的方式勘探开发油气田。我国的石油企业拥有雄厚的实力和较好的信誉,在油气开采和炼化方面也拥有着比较成熟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对一些发达国家开发中后期的油田也是适用的。采用这种合作方式可以让我国石油企业有机会直接介入东道国石油上、下游工业的某些环节,取得东道国各方面的支持,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合作。目前,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资金筹措、国家银行担保、人力资源问题、理想的合作伙伴。这其中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是非常关键的,理想的合作伙伴应具有较好的资金实力、经营信誉,具有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并有与我国石油企业一致的经营目标,否则双方的合作就不容易成功。为取得成功的合作可以通过我驻外机构、当地银行或其他正规渠道调查、咨询、明晰合作伙伴的上述基本情况。
2、以控股形式购买股份进行油气田开发
我国石油企业可采取独立或联合出资以控股形式购买股份进行油气田开发,其主要的目标企业可确立为中亚和俄罗斯地区的前苏联石油企业。前苏联地区石油企业拥有的石油储量资源落实,地质风险较低。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中亚和俄罗斯地区的石油企业纷纷进行了私有化工作,政府允许外国石油企业购买其股份,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其石油企业的股权取得油田的开采和经营权。近年来,受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原因的影响,我国石油企业几次欲购买俄罗斯石油企业股份均未能运作成功,而美国石油企业则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例如,2004年9月29日,美国石油巨头康菲公司以近20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7.6%的股票,与卢克石油公司结成战略联盟。这次被拍卖的卢克公司的股票为俄罗斯政府所有,共计6460多万股。根据两公司达成的协议,康菲公司可继续增加其在卢克石油公司所持有的股份,但最多不能超过20%。此外,两公司还计划建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开发俄罗斯季曼诺伯朝拉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卢克和康菲公司将分别持有新公司70%和30%的股份,这家合资企业的原油日产量预计可达20万桶。
3、兼并或收购发达国家的小型石油企业
我国石油企业可通过兼并或收购发达国家中的小型石油企业扩大上游行业的国际化经营。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型石油企业虽然其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但其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且还缺乏技术和服务队伍的支持,如果购并这样的小型石油企业,正好可以发挥我国石油企业的整体优势,学习和利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机制,从而带来较大幅度的成本节约,获得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的双丰收。值得注意的是,石油上游领域收购活动一直是以降低成本、增加储量资源以及进入新市场作为目标,兼并收购活动主要通过储量交易的方式进行。例如,1996年莫比尔收购澳大利亚一家上游油企业Ampolex,获得了2.7亿桶油当量的储量和50万桶/日油当量(1996年)的产量,是该年度最大的储量交易,Ampolex为莫比尔打开了通向澳大利亚西北部大陆架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大门,使莫比尔拥有了许多高产油气田的股份,一举成为澳大利亚石油工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4、组建跨国石油企业集团
我国石油企业可以采取组建跨国石油企业集团的方式在资源国勘探开发油气田,这样在资料包购买、评价、投标、谈判签约到勘探、开发作业可全由我国石油企业(或参与)决策、实施。其优点在于可主动地从全球范围内来筛选有远景的区块,与上述几种方式相比,成功后的利润最大;其缺点在于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风险较大,而且先期购买资料包的费用及报名费有可能完全沉没。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