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机会。行业内部改革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为企业发展更快发展创造了市场基础。虽然是垄断行业,但烟草行业的市场化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了突破地方封锁对行业发展的制约,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行业主管部门多年来致力于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大市场,不断加快了行业市场化步伐。如:全国经营网络建设、省级烟草工商分开、取消县级公司法人,以及正在探索的财税体制改革等,目的就是,推动全国统一卷烟大市场的形成,提高烟草行业市场化水平,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要在解决较为严重存在的地区封锁问题,改善市场环境,增强重点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有明显进展。同时,由于企业市场压力明显增大,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大大加快。到12月底,共实施调整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22家,10万箱以上烟厂联合重组17家,企业关闭重组总数达39家,是多年来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度最快、效果最明显的一年。目前,全国卷烟工业企业已由原来185家调整到84家。卷烟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全年生产卷烟牌号582个,比2001年的1049个减少了467个,小企业关停并转和小牌号停产,必然要腾出部分市场空间。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和部分卷烟牌号退出市场,为重点企业和强势品牌的扩张创造了市场机会。
2、重组机会。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国家局今年明确指出烟草行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重点企业再想通过增加计划指标来扩大生产规模已经很难,必须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开拓国际市场和对内实施联合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因此,在原有一个生产点做大做强的观念已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习惯于计划导向,擅长于做生产型企业的卷烟工业,要做好经营理念和运行体制转型,以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需要。根据国家烟草局的目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卷烟工业企业调整到30-50家,规模100万箱的卷烟企业达到15个以上,其中,形成2个以上150万箱左右的企业,形成2个300万箱左右的企业;卷烟生产牌号压缩到100个左右,其中规模超过100万箱的卷烟品牌数达到10个以上,形成2个以上200万箱左右的卷烟品牌。为了更好地培育名优品牌,为名优品牌的扩张提供市场空间,非名优品牌的一类卷烟要从明年起逐步退出市场。按照以上新的发展构想,5年后的中国烟草将形成百万箱以上企业和百万箱以上品牌主宰全国市场,其它企业和品牌仅仅作为补充而已,以此应对世界烟草市场竞争。新一轮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帷幕已经拉开,必然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向联合重组。这是一个全行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各种资源的整合优化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机会的出现,如规模扩张机会、计划资源分配机会、市场资源组合机会,等等。已占得重组先机的新烟集团,拥有相对的规模和品牌优势,以品牌扩张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发展战略开始加快实施,必将在新一轮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品牌扩张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3、产品机会。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烟草行业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前提下,卷烟消费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也会随之提高,卷烟产品平均价格2010年左右将达到45-50元/条。推动卷烟平均价格提升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低档烟的涨价。河南卷烟消费结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河南卷烟消费
4、政策机会。在2月下旬召开的河南省烟草工业工作会议上,工业公司党组全面分析研究我省卷烟工业面临的形势后认为,要奋力实现“河南卷烟工业崛起”这个目标,就是要坚持走品牌结构效益型的发展路子,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支撑,大力整合、培育品牌,加快“两个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以品牌崛起促进工业崛起,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河南卷烟工业跨越式发展。崛起的主要标志可概括为“四个一”,即:形成一个全国知名品牌;形成一家全国一流企业;经济效益翻一番;总体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崛起目标的提出,为我们集团明确承担的历史使命,理清未来发展的思路指明了方向。同时,集团公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在去年授牌仪式上,李成玉省长重点指出:“省政府和有关地方政府支持卷烟工业企业,是发展的需要”。作为全省最大的卷烟工业企业,集团公司已被省委、省政府列入打造河南“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中重要的制造业企业之一。因此,将获得地方的全力支持。
(二)竞争环境威胁分析
1、烟草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1)加入WTO的影响
加入WTO的中国烟草必须面对以下事实:①卷烟进口关税到2003年由加入时的65%降低到25%,烟叶进口关税到2004年由加入时的40%降低到10%;②取消针对外烟销售的“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统一卷烟销售的许可程序要求;③逐步取消卷烟、烟叶的进口配额和禁止随意性贸易限制;④以透明和可预见方式施行进口许可;⑤逐步放松服务及投资管制。入世后,做为竞争性行业的烟草业将不属于保护性行业,关税减让、配额和许可证管制放松乃至取消,我国的烟草业目前是一个封闭运行的体制,它的调整将比任何行业都难。即便中国烟草能争取到较长时间的过渡期,从WTO的基本规则来看,中国烟草现行十分严格的配额和许可证管制等非关税壁垒必将逐渐松动甚至取消,由此导致的外烟大量涌入将是不可避免的。国内消费者对混合型卷烟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国外烟草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国外卷烟制品较高的品质和吸烟所产生的较低危害对国内烟草业的杀伤力是不言而喻的,可以预见,在中国加入WTO,外烟将大量挤占国内烟草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对高档卷烟和优质烟叶市场,肯定会产生强烈冲击。
多年以来,国家对国内烟草市场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行政管制,无论是生产投资还是产品销售,外国烟草公司在我国市场所发挥的影响客观上是较为弱小的。譬如,通过正常渠道进口的外国卷烟占全国卷烟销售总量的比重一直都在0.5%以内,中国烟草对国内市场拥有很强的控制力和极高的占有率。可是,加入WTO后,随着卷烟及烟叶进口关税的大幅度降低、“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取消以及WTO基本规则在中国的普遍实施等,中国烟草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来自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帝国烟草公司等跨国烟草公司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在2001年,上述四大跨国烟草公司共计销售卷烟23500亿支,占全球卷烟销售总量的43.5%,而在中国以外的国际卷烟市场上,其所占份额更是高达62.5%。事实表明,当前全球烟草市场已形成了寡头垄断之势。随着中国经济与WTO规则的日益融合,中外烟草企业在中国烟草市场上的竞争将会逐步升级,甚至可能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的“主要矛盾”。 在与跨国烟草公司的短兵相接中,我们无论从管理、技术,还是品牌、人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
(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影响
随着我国政府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将给中国烟草业带来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有害成分标注、广告和法律诉讼等方面。具体表现为:①管制成分和排放物。公约对烟草业最致命的打击是要求烟草制品生产商和进口商向本国政府披露烟草制品成分和释放物的信息。而这是烟草厂商极为抵触的。烟草制品的成分和释放物包含着大量的烟草品质、提纯程序以及添加剂等重要的生产工艺。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公布这些数据就等于将公司的全部“机密”公之于众。②在包装上使用健康警语。根据中国的烟草法,中国烟草企业烟盒上的健康警语只占面积的10%,而公约规定健康警语面积扩大到30%,这将意味着企业不得不改换包装,这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成本。我国最大的烟草企业红塔集团表示,更换包装会造成该企业几十万元的损失。③综合禁止或限制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据专家介绍,长期以来,我国烟草企业广告的发布范围、数量、内容等均受到严格的限制。目前我国的烟草广告仅能以公益广告和形象广告、赞助冠名等形式出现,甲A足球赛中就有被烟草企业冠名的球队。但按照公约条款,所有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都要禁止,且不让烟草商进行礼品、礼眷、折扣等奖励。我国烟草业有限的宣传渠道将被阻断。禁止烟草广告,对于一些知名品牌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于新品牌将是严峻考验。有关人士指出,没有广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有关人士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公约的初衷,就是想借助烟草诉讼打击烟草业。在国际上,一些跨国烟草公司由于诉讼逐年增多,已经陷入“泥潭”。按照公约中“烟草的责任和赔偿条款,烟草业将面临巨额赔付的风险。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对烟草损害健康的诉讼已露端倪。
2、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今年的行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指出,我国烟草行业当前面临着周期性发展、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行业内部深层次矛盾等三大严峻挑战。烟草行业目前正处于第三个发展周期之中,这一周期的特征是,买方市场已经全面形成,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居于主导地位,品牌竞争加剧,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由于市场需求基本稳定,通过增量实现企业扩张的空间已不大。同时城乡居民用于卷烟消费的支出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增加,加上控烟运动对卷烟消费特别是高档卷烟消费的可能负面影响,通过大幅度提升产品结构和价格来实现企业扩张也不现实。因此,在第三个周期,不能简单重复前两个周期的发展思路,应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前两个周期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每一个周期经过6年高速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行业第三个发展周期已经连续4年保持高速增长,也将面临一个发展的低谷。行业发展减速,必将对企业发展造成压力。国家局正在研究反周期措施,我们也要积极研究、应对。
3、行业政策的重大影响。 关于新郑烟草(集团)公司发展型战略的决策(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