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降价有时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使消费者因其低价、大众化而产生一定的印象和记忆,但也会因此使企业定位在较低的层次上。一般来说,企业的定位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形象。一个以品牌的品质、品位定位的企业会投入大量成本用于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的宣传维护;以服务为主的企业也必然会花大力气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因此产品价格自然较高。实际上,定位主要反映的是企业为顾客提供的让渡价值,即企业以什么层位和手段满足顾客现实的或潜在的需求,并由此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价格战的发动者大都是一些后起之秀,他们只求企业因此而被大众所知所熟识,而不考虑长期的企业定位和企业形象。而对于那些已经建立起自己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的企业来说,进行价格战也许在短期内可以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却会导致品牌定位的模糊和品牌形象的受损,不利于日后产品和品牌的延伸。
5、价格战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企业必须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只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才是赢的优势。可持续竞争力包括很多方面,如品牌、品质、企业形象、管理、科技、人才等等,但这些都是以企业有足够的经营利润为前提的。一个企业如果连生存都不能保证,又何谈竞争力呢?丰厚的经营利润会扩大企业的资本,有了雄厚的资本企业才能构架和建立与此相应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靠利润来维持的。企业的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息息相关,而市场占有率又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占有率是企业产品在市场保有量上的一个变数,它随时会因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变化而变化,当企业发动价格大战降低利润水平甚至以失去成本为代价时,企业就无法保持其持续的竞争力,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无法向前发展。
6、价格战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虽然价格战在一段时期内拉动了消费,但从长远来看已难以成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只关注价格因素,产品和服务个性化、时尚化、实用化、高技术化等产品附加价值才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所在,按需选购已逐渐成为购物消费的主流,盲目抢购和攀比消费已不再重现,消费雷同现象也渐渐消失,消费者正向消费多元化发展。而随着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收入水平差距的明显,消费层次的差别也是越来越大,市场销售层次化越来越清晰,高、中、低档商品各自有其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消费热点也不再像前几年那样一窝风的集中在一起,消费者的消费更加理智。
7、价格战会带来消极的行业影响,不利于行业进步。
行业的进步是要靠竞争的,竞争会创造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我们的企业急需的是改变落后的经营观念,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要创造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促进行业发展来达到企业发展,实现共赢,而不是大家争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人人都想做第一,但不是人人都能做第一,这需要企业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共同实现行业价值的提升。目前许多行业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进步的窘迫问题,众多企业也正对短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头痛,面对获利和改革这样一个难题,缺乏前瞻性战略目光的企业很容易陷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之上,并扩展到全行业的价格战争,最终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的巨幅下降,行业的发展停滞。
三、企业应有效利用价格手段,注重非价格竞争,以整体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要认清并慎重使用价格这一经济杠杆,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谋求企业的发展。
价格的涨跌受到价格规律和市场供求的影响,价格这支经济杠杆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它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必须以审慎的眼光来看待价格竞争,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市场。实际上,各种策略的影响都是有限的,关键是看谁更有效率,谁的管理更好,谁的产品更好,谁的服务更好,谁的技术更高,谁的产品附加值最多,谁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现代的企业已开始从打“价格战”转为打“价值战”,企业要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自己的品牌价值、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建立核心竞争力,以竞争来促发展。
(二)企业必须从多方面发展自己,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过渡,增强整体实力以提高竞争力。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所享有的国家给予的优待权和优待时间已不多,当国外技术上领先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时,我们的企业要拿什么去和人家竞争呢?是价格,还是管理,抑或是其他?面对中国这个具有无限诱惑力的大市场,跨国公司将以其领先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来争夺分食这块大蛋糕。在短时间里,我们的企业可以以劳动力、生产资料等的低成本所带来的价格优势与之竞争,但长期下来,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综合成本优势将会使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而这时的中国企业所具有的价格优势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们的企业要想与之竞争,占有市场,就必须将眼光从价格竞争转到非价格竞争上,先以价格优势占稳市场,再从提高营销、提高技术、提高人才、提高服务、提高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上下功夫。例如电信企业之间的竞争,电信企业的最终产品就是服务,它要受网络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商等的多重制约,因此价格具有一定的弹性。由于目前电信运营业的竞争还只是在有限的几家企业之间展开,国家对电信基础业务价格的严格监管,加之电信运营市场一直处于卖方市场,长期以来,电信企业是占据相当大的优势的。随着电信行业的体制改革,价格竞争已是目前电信企业竞争的一大常用法宝。但这种优势并不能保持很久,当外国电信企业进入中国时,我们的企业能不能顶得住冲击,能不能继续向前发展,这就要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本事了。因此我们的竞争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价格竞争的低层次上,而应尽快将目光转到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开拓新业务来取得市场优势上来,真正实现通过竞争来促进发展。
企业必须在进行价格竞争的同时,向非价格竞争转变,这才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之道。非价格竞争包括许多方面,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服务、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几个方面。企业必须从这五个方面加以改进,实现突破,力求占稳市场。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前提,现代社会已进入高科技时代,没有技术,企业也就没有了生存的根本,人们都喜欢买新开发出来的产品,买便宜实用的产品,而这必须靠技术来支撑,技术过关了,你的产品质量自然就上去了。为什么许多人都喜欢买进口的商品,尤其是电子产品,就是因为外国的技术强硬,产品质量优秀,即使价格高出数倍,但人们还是心甘情愿的掏钱买,这就是非价格竞争的差异。管理是使企业更加规范化的手段,麦当劳、肯德鸡在中国的蔓延恐怕不只是它们的洋口味,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管理模式造成了今天遍地开花的局面。而服务则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点所在,企业必须针对各种消费层次开发出有特色相适应的服务,同时对服务所提供的支撑更是关键。就拿通信运营商来说,你的网络不行,那你所有的业务就卖不出去;你的人员素质不行,那你就在不知不觉中赶走了顾客;你的管理不行,那你的企业运营就有问题……总之,你对于服务的支撑不行,那你就别想占领市场。在支撑服务中,人则是最关键的因素,你的技术、你的网络、你的管理、你的营运全部要靠人,所以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电信企业要想多提高市场份额,增加业务收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还必须注意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只有有人才了,你才能开发出新技术、新业务,新服务,并配合各种营销手段,达到双赢。诚哉斯言,从价格竞争转寻其他有效的竞争手段,提高综合实力,才是明智之举。
总之,并非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适合加入到“价格战”,而“价格战”也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价格战”的孰是孰非,还要让市场说话。价格战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不能夸大其功用,也不能小看其影响,要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对待。
引文注释:
(注1)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第268页。
参考文献:
1、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
2、程飙等:《市场价格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3、[美]巴西简等:《价格理论与应用》,机械工业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4、人民邮电报社:《人民邮电报》,人民邮电报编辑部,2002年7月3日版。
5、销售与市场杂志社:《销售与市场》,销售与市场编辑部,2002年6月号• 上(总第111期)。
关于产品“价格战”利弊之分析(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