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诗歌创作中,写景咏物类非常常见,数量也很多,人们通常借助景物来抒写情怀,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太宗皇帝经历过开国战争,也久战沙场,自成年封王开始就在沙场中历练,在走南闯北的生涯中,也丰富了他的见识,在这些经历之后,他创作了很多写景咏物的诗歌,该类诗歌在他的创作中也占据了很大一个比例。《咏风》就是其中一篇,在此诗中,将自然界的的美好形态展现的很彻底,也融入了作者个人的遐想,在诗中风从山林、山谷到云霞、水中的各种形态被描写的栩栩如生,在最后两句,辗转到汉高祖《大风歌》作品中的典故,清晰明了的表露了心迹,体现了此次创作的主题延伸,就是要借物抒怀,要警醒自己以伟人为榜样,做好皇帝。太宗皇帝写景诗中大多是歌颂大好河山,并抒发对山河的热爱之情。
再如《山阁晚秋》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这首诗歌中用兰和菊将晚秋景色描述的尽善尽美,光读诗就可以见人带入到一个唯美的晚秋景色中去,全文没有一个多余的字,韵律工整,此诗也可以说是唐诗中描写景物的诗歌中的开篇和代表之作。
(3)怀人酬赠类诗歌
在如今记载的太宗皇帝的88首诗歌中,有一部分诗是太宗皇帝创作后赐赠他人的。在赐赠他人的这一类诗歌中,多记载了唐代的大事件,对唐代历史具有记载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唐代史实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比如《望送魏征葬》、《伤辽东战亡》等,这些诗歌被赠与的对象多为太宗的臣下或者一些文人。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这首《望送魏征葬》是李世民于重臣魏征去世后创作的,通过短短数字就将悲伤的画面描写出来,读诗就可以感受到太宗皇帝对重臣去世的悲伤与不舍,彰显了太宗善待臣下的开明君主形象。饱读诗书的太宗皇帝对于诗歌中融合进典故这种操作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驾驭这种形式的情感表达。
(4)宫廷生活类诗歌
唐代长安城是很繁华的政治经济中心,民间尚且如此,何况皇宫中,因此皇帝在皇宫中的生活更是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与向往。太宗皇帝在描写宫廷生活类诗歌中,通过对宫廷内各种场景的简单描写,寥寥数笔,就使得宫廷内华丽的场景跃然纸上,在《冬狩》一诗中,首先借助开题两句“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将寒冷萧瑟描写到位,紧接着“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两句则转向金戈铁马的场景,对当朝国家军事实力的展现一步到位。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在《正日临朝》[7]诗中,通过对一些“钟鼓”“羽旌”等可以展现恢弘气势的场景进行描写,将人带进一中磅礴的气势中去,极尽豪华之能事,展现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盛大场面,但末句文风忽转,不忘在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两句中以警醒自己来收尾,给人无尽沉思。
2.中唐-盛唐帝王诗歌创作
(1)唐高宗的诗歌创作
初盛唐帝王诗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