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柯铭公司的人才问题是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发展网络化,都离不开会计人才、计算机人才和“计算机+会计”复合型的两用人才。会计电算化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利用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
当前阶段,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缺乏深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一个“瓶颈”。在这方面,我们应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培训内容,更新培训内客,提高会计远东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员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进行培训,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树立了良好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效果;兴建了大量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和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加工分析,以满足各方对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分析的需要,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应根据国际标准,注意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会计—计算机—管理”型复合人才,使他们能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精通信息技术,精通会计电算化和推广。使得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核算模式改变方向的“智能”。经营单位应积极支持和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的财务软件,熟练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成为复合型人才,为本企业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有利条件。
(三)营造有利的会计电算化外部环境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财务状况,人员条件等方面出发,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际的发展规划,作为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计划和行动的指南。在这方面的发展计划中,不仅要规定会计电算化基本原则和政策,而且要提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总纲领和指南。要提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模型,语言,数据结构,培训和标准化统一考虑和安排指导,并确保该国家或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发展规划。财政部门应尽快建立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法规、政策,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要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应用和发展,刺激小型和中型的企业尽快可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符合实施条件但限期未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追究相关领导的行政责任;完善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市场与社会环境,银行、税务、统计、审计及主管部门等应尽快实行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这样从外界环境上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迫使企业尽快采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财政部门应组织好实施会计电算化后的各项管理工作,如电算化工作的指导、业务的检查、工作经验的交流等,力争使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部门和软件供应商为大力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应该提供技术支持,如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配置模式,购买硬件和设置,软件,信息咨询,软件系统初始化和日常运营工作,以解决的后顾之忧。
(四)增强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就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上数据库发展水平来看,完全有可能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但目前许多软件未真正实现数据库高度实时共享,数据的实时共享性差。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保密性弱,很多软件中的数据往往完全暴露在所有用户的面前,即使算不上“电脑高手”,也可以随意查询,修改数据,甚至有意地破坏数据。因此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中,所考虑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目标,即获得管理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它的中间数据处理都可以认为是源于原始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因此,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一切的中间加工过程都由计算机控制,上一过程数据处理的结果又作为下一过程数据处理的来源,整个处理过程在会计软件程序的安排下完成,具有数据处理“集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会计信息,可以根据需要按总账或明细账的格式输出。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职责分工,对各类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权限资格进行严格的控制,保障电算化会计信息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转;建立操作治理制度,明确规定能上机运行系统的人员,确保有操作权的人对系统进行操作,避免非法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破坏等不安全现象的发生。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等。
(五)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法规准则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颁布指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来进行的。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另外,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使用电算化的好处,提高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仅有一套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密切结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可靠,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作用。国家应该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规范化的模版。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从实际运作中反映出,原来的会计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当前企业中的管理模式和发展速度,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走出计划经济的旧模式,从管理中求效益,顺畅运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即结合柯铭公司的实际,探讨柯铭公司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参考。
【参考文献】:
书籍:
[1]张海良.颠覆——中小企业生存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15.
[2]涂小丽.会计电算化[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38
[3]常士剑.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6-57
[4]毕生意.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45-50
[5]吴瑕,李伟娜.理财有道: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操作大全[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20
[6]吴明华,董学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务[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66-70
期刊:
[1]张雪松.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2009,(01):130-131.
[2]方倩.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实施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03):89-90.
[3]张长海.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8,(09):168-169.
[4]刘建华.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10,(03).
[5]任向平.浅析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2011,(02).
[6]张秀谋.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01):152-155.
[7]陶红.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7).
[8]亢利红,支明泽.企业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9,(08).
[9]郭婧州.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0,(03).
[10]孟笑扬.浅析中小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J].商情,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