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选择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三种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并研究其相关的利弊,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合理评价三者的优缺点;其次,分析影响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例如政策法规、二级市场特点、融资成本与风险等等;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对策,以期实现更好地降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成本,提高再融资效率,实现公司再融资的目标,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融资决策
【正文】:
融资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上市公司能否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对其自身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的上市公司在首发新股上市之后,大多会选择在证券市场上再融资。即上市公司为了保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通过公开的市场进行再次的融资。按照资金的来源,融资可以分成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而外源融资又可以分成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类(注1)。其在微观上影响到公司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控制权配置,在宏观上影响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整体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
研究数据表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股权再融资的总体规模和数额己经接近融资的规模,这说明股权再融资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美国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在20 世纪50 年代以前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主要是配股, 而到60 年代以后上市公司逐渐减少对配股方式的采用, 80 年代以后,股权再融资方式则主要是公开增发新股, 到了90 年代以后,私募发行新股已经成为了美国证券市场上流行的股权再融资方式。日本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也类似于美国的证券市场, 经历了由配股向公开增发新股, 再到流行定向增发新股的演变过程。
经笔者对现有文献的查阅,现有文献从政策规定、股权结构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缺少对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同时,对上市公司企业再融资方式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三种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合理评价三者的优缺点,并分析影响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对策,实现更好地降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成本,提高再融资效率,实现公司再融资的目标,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与初始融资是相对应的。初始融资(IPO),指的是上市公司第一次向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并且上市的行为(注2)。然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只有一次初始融资,因此,我们通常说的融资指的都是再融资。我国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增发、配股、银行贷款融资、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本文主要研究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定向增发新股这三种再融资方式。
(一)配股
上市公司的配股指的是公司用一定的价格按照现有的股份比例来向原始股东发行股份的融资行为,也就是说原始的股东具有优先的股份认购权。根据不同股东身份的差别,其可以分成国家股东、社会公众股东和法人股东。由于所有股东都是按照相同的比例来认购股份,所以配股之后股东所持的股份比例不变,大股东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参与配股的资产一般是现金、实物或者无形资产(注3)。通常社会公众股东一般用现金参与配股, 国家股东或法人则可以利用不同的资产形式参与认购。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最早运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其不影响股东之间原本的利益平衡,审批快捷,操作模式简单,因此受到广泛地采用。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