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的化解与防范
【摘要】:
鄂尔多斯是一个民间借贷活跃的城市,民间融资成了民营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大量民间资本直接或间接的投向煤炭和房地产产业并推动了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泡沫并造成了民间借贷资金链的断裂,继而引发民间借贷危机。借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扰乱金融秩序,更给社会秩序安定造成影响。通过深入剖析民间借贷危机诱发的根源,应当通过加大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控力度、疏通资金链、发展实体经济、深化民间投资的政策引导、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政策,健全民间借贷综合监管体系、加强民间借贷风险意识教育七个方面对引导鄂尔多斯走出民间借贷危机的困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间借贷、危机、规范、鄂尔多斯
【正文】:
引言
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西北部,具有丰富的煤炭和矿藏资源,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市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煤炭、电力、纺织、化工等主导产业, 特别是当地煤矿业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地区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人均GDP一度超过香港。居民财富的剧增和特殊的资源优势及金融机构的不完善使得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市场极为活跃。各类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等融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随之而来的地下钱庄和非法集资也慢慢浮出水面,一度被媒体称为“十户九贷”,全民陷入了享受高利的狂热美梦中,这些高利的民间借贷大部分投入到了煤矿和房地产领域。可惜好景不长,2011年6月后,在国内经济不景气、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及内蒙古地区煤矿业的整合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首先出现危机。房产泡沫引起房地产销售量急剧下降,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就不可持续了。接着,民间借贷开始崩盘,鄂尔多斯的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短的时间内席卷了整个鄂尔多斯。之前的“全民放贷”突然演变为“全民追债”。为此,2012年6 月,鄂尔多斯市政府颁布了《鄂尔多斯市规范民间借贷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引导和规范地方民间借贷行为,防范和应对民间借贷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该办法最大的亮点是鼓励和支持设立企业化运营的民间借贷信息网络平台,创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探索通过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推动实现民间借贷市场阳光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这是首部系统规范民间借贷的规范性文件在地方诞生,弥补了当地借贷法律体系的空白。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对当地的金融秩序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鄂尔多斯的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防范与化解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借贷危机的重要性,揭示了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根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化解与防范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的治理路径。
一、化解与防范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的重要性
民间借贷是指游离于经国家职能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筹集活动。所以,民间借贷,从法律和金融监管的角度又可以将其称之为非正规金融、地下金融和体制外金融等等[ ]。鄂尔多斯市一个民间借贷活跃的市场,随着2011借贷危机的爆发,地方金融秩序、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影响,所以规范民间借贷意义非常重大。
(一)有利于鄂尔多斯房地产企业的复苏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发生以来,吸收资金的房地产老板,有的躲避有的跑路,常以出去融资为借口,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已经停工,鄂尔多斯房产市场成交量暴跌。数据显示,2011年9月份以来,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销售惨淡,比活跃同期下滑了80%左右[ ]。项目大量烂尾的可能性陡增,对房地产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东胜区政府从2012年开始对房地产难点问题进行了集中攻坚,组建了楼盘整合置换中心并且鼓励实力企业通过整合重组、股权收购等方式,启动15个停滞项目建设,房地产项目复工率达65%,完成30个项目、300万平方米的外立面装修,引导企业通过自助式按揭、房展会促销等手段增加成交量,全年销售存量商品房161万平方米[ ]。由此通过政府补救和企业自救可以进一步疏通资金链,确保行业的正常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