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现状问题及规范建议
【摘要】:
民间金融依靠其特有的灵活机制和高效的运作方式活跃在民间,尤其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间的借贷规模在农村、城镇中小企业资金借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在个体工商户中所占比例更大。改革开放后,乡镇私营企业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国有银行垄断着中国金融,由于民营中小企业总体风险承受能力差、信用状况弱,所以国有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把资金贷给国有大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只能靠民间融资作为重要的渠道。民间金融也有其缺陷和弱点,它一般都比较隐蔽、分散,没有规范的运行机制,风险比较大且不易控制。凡事具有两面性,民间金融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总的来说,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是起着积极作用。对于民间金融的缺陷,政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尽快健全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促进民进金融的规范化发展,服务于我国总的经济目标。本文先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阐述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规范化发展民间金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间金融,中小企业,规范化
【正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在企业总数中占的比重最大,且最具活力,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对一国经济增长都至关重要。
一、规范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的必要性
民间金融我国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民间金融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政府应该促进民间金融的发展。同时,规模庞大的民间金融游离于国家金融体系之外,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管理的状况,也为我国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带来了隐患。
(一)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信贷门槛过高,而且贷款手续复杂、耗时长、成本高,且对借款人资格审查、担保人经济状况都有严格的界定标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小、资质差等原因获得贷款的成本相对更高、获得贷款的几率相对更低。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了资金的限制,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大是世界性的难题,这一现象在我国尤为突出,政府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与其经济贡献不匹配,即金融支持远远小于经济贡献量,缺乏有效的担保形式和融资渠道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民间金融就成了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
(二) 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孵化器作用
相当数量的企业,是以类似私募的方式筹集资金而创立的。对于尚处于成长阶段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来说,正是活跃的民间金融满足了其资金需求。规范民间金融使民间融资承接了大部分尚在成长之初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从而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孵化器作用。近年来,国家收缩银根,民间金融就成了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目前融资难、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应该说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我国看,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条件比较苛刻,而且贷款手续复杂、贷款审批到发放经历的时间比较长;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小,一般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无法获取评估企业信用状况的书面资料,没有资信、抵押担保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小企业贷款困难,
贷款的成本相对更高。这既有我国金融制度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一项系统工程,确实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也更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进步。
(三) 民间金融促进了民间财富的积累和就业状况的改善
规范民间金融,扭转了长期以来居民投资渠道单一、高度依赖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居民投资出现多样化选择。民间融资增加了居民的投资渠道,增加了其财产性收入,为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加速了民财富积累。民间融资通过支持部分创业者创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而支持了本地区的劳动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 民间金融市场间接推动了银行业经营能力的提升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现状问题及规范建议(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