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中小企业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由此,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中小型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受融资问题的制约,一直面临很大的困难。基于此,本文结合大量的参考文献和适当的实地调查,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的现状,通过分析研究中小企业取得融资时来自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各方面重要原因,最后总结出关于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说,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并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和担保机构;从企业层面来说,应该建立企业科学的运营体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以及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从银行层面来说,应该转变信贷观念,提升中小企业的信贷质效并合理设置利率以减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本文得出的政策建议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分析,对策及建议
引言
自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中国经济从98年后的通缩走向现今的繁荣,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功劳。它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创造需求,为我国的GDP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对提高社会生产效力,发展创新,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基础作用。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目前阶段,中小企业的数量达到了1200万家,占据了我国企业数量总和的99%,对我国的GDP贡献超过了60%,中小企业对企业的贡献超过了60%,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超过了70%,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超过了80%。但是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因素制约着其发展,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发达经济体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市场和资金的压力骤增,部分中小企业在压力下开始减产停产,甚至破产等方式来对付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资金的制约。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成为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一再受到关注,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的解决方案。而只有妥当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才能回到预期的轨道上。所以,在新的经济形势的背景下,研究中小企业该怎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非常必要。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将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企业销售额、企业资产总额等相关指标进行了划分,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不同。划分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这里所说的工业又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一般来说,工业中小企业的标准必须符合企业员工人数为2000人以下,或者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者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建筑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职工人数在3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0000万元以下,或者资产总额在40000万元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下,销售额在15000万元以下。本文在研究中小企业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是指在其所处的行业中,与该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较,人员、资本以及经营规模都较小的经济单位。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所谓企业融资,其内涵为企业通过何种途径取得资金的路径。随着经济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开始多样化,本文直接列举当前主要的几种融资方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