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的会计数据应进行双备份。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实行“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备份时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贴上写保护封签,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档案应保存在远离磁场的位置,注意防磁、防火、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注3)
(六) 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
1. 要提高企业领导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企业领导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企业内部审计的关键。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外部权重的制约,使企业领导认识到,必须把企业内部审计作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领导要获得职业生涯的稳定发展,就必须依靠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治理工具,以保证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不出重大经济问题,这样就有助于企业领导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正确把握,准确定位,自觉组织和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2.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要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说,企业应该在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的组织、指导下开展工作,以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否则,内部审计工作无法独立地开展工作,势必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要审核企业内部审计章程,提名和审核批准内审机构执行主管,审核年度审计计划,审查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听取内审执行主管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的报告,检查内部审计结果的采用情况。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内部审计主管可以列席董事会等有关会议,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列席有关业务会议,从中了解情况,并根据公司治理需要,随时检查和评价有关活动。内部审计主管可以根据内部章程或董事会的要求,单独向董事会报告审计结果及其情况分析,以及纠正问题的意见和改进管理的意见,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可以独立、有效地开展。
3.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法规制度
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从政府审计角度说,有国家审计法;从社会审计角度看,有注册会计师法,对支持和保证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很健全,现在还没有内部审计法,只有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一系列具体准则,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在要求,特别是《企业内部基本控制规范》的出台,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国家应尽快出台内部审计的有关法规,与其相应配套的规章制度也应进一步完善。(注4)
4. 提高内审工作人员的素质
目前企业的内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为此,一方面应加强审计机构,充实审计人员。过去有些审计机构是由各财会机构临时抽调人员组成的,不少是老同志。他们对财会工作很熟悉,但就是缺乏企业经营管理及新技术的全面知识。所以,应注意从各方面抽调年轻同志充实内部审计机构,以保证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对内部审计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确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方式,以及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等等,同时,还要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和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技术已应用企业管理的众多领域,而我们现在内部审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为此,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的培训,充实网络、软件开发专家,以新的方式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五、结论与展望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的一些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电算化事业中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引文注释】:
1.杨绪刚.《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对策》[J].《绿色财会》,2009,(02):75-77.
2.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1):270-271.
3.温更新.《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31-33.
4.张拥民.《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65-70.
【参考文献】:
1.杨绪刚. 《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对策》[J].《绿色财会》,2009,(02):75-77.
2.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1):270-271.
3.温更新.《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31-33.
4.张拥民.《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65-70.
5.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9:59-65.
6.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111-125.
7.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6-101.
8.张英明.《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9:44-50.
9.陈瑾.《浅谈我国财务软件》[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8-97.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2009(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