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会计电算化必然会朝着新的趋势发展。面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理论开始论述,在此问题中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点算化发展特点,继而分析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总结出完善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正文】:
我国计算机的普及把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使用者通过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并且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形成可利用的会计信息数据。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会计电算化实现由电脑程序代替手工化作业,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会计工作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以现代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它的职能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目前,会计电算化已发展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同时当前会计电算化学科也是财务会计领域研究的重要范畴。由于会计电算化具有及时准确、自动化、标准化以及易于存储等特点,所以研究和强化会计电算化工作对于当前我国的会计现代化,推动会计改革与信息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注1)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最早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引起了会计电算化处理技术的变革。1979年,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1994年5月,财政部第15号《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标志着会计电算化普及工作在我国全面启动。它的具体发展过程,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2010(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