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仁博士认为,会计准则是一项关于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并认为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包括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制定权、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以及对一般会计规则制定权的适当行使的监督权等方面。
(3)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的一种经济政策
根据企业发展理论,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采用不同的经济政策,即使在同一生命周期中,面对不同的市场也会选择不同的经济政策。
(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产权清晰,必须建立相应的财产核算和管理制度,尤其是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要保证权责分明,必须通过会计处理好经济责任受托及利益分配关系。要做到政府和企业分开,必须明确会计人员的单一身份,强调会计应把企业作为其服务主体;要实现管理科学,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会计制度在内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序,健康,灵活地运行。可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2.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贯彻落实具体会计准则的基本前提
在我国,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化,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内容的会计规范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具体会计准则出台后,要保证和提高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企业必须在具体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企业会计核算要求的内部会计制度。从而,可在制度中明确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会计核算方法,以指导会计实践,保证会计工作按规范运行。可见,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能使前两者的普遍指导意义更加具体。可以说,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保证会计法规和具体会计准则正确贯彻实施的基本前提。
3.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明确规定企业的各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明晰会计科目的设置,这样有利于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同时也为财务检查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针对性,从而提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益。
4.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提供了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多种处理方式供企业选择。如果企业不建立相应的制度对于各个会计事项的处理方式进行明确,就容易导致同一会计事项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利于企业整理与分析会计信息,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造成会计工作的混乱。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明确企业内部各种会计事项的处理方式,有利于企业的会计工作按照同一规范展开,提高会计数据的可比性,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5.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一般而言,会计工作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会计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更有利于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的意识薄弱
因为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很多企业认为没有必要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就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对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缺乏重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制度的建立就是规定一些条条框框。例如,在一些企业之中,行政指挥管理的现状仍然会起到很大作用。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于内部会计制度理解不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像给人通常表现出来的那样— 文件、手册、制度,认为实际经营与理论研究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再如,部分经营者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之中的“岗位分工,相互牵制”会直接导致经营成本上升等,这直接导致了很大比重企业之中内部会计控制流于形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作者进行了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本次调查问卷是针对南通市各行业企业而设计的。作者共设计了100份调查问卷。随机发放100份,回收100份。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对内部会计制度的实施相关的各个因素。本次调查大约用了两周的时间完成。以下是对本次调查的分析结果。
表1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
重视程度 非常重视 基本重视 不太重视 完全不重视
样本个数 15 25 20 40
所占比例 15% 25% 20% 40%
数据说明目前南通市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制度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我国企业中,由于未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而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由于未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秩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有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记余额,不计发生额。有的单位不按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分别登记总账和明细账, 以至于账账不实。还有的单位年末根本就不结账,不能在账面上清楚地反映出全年的累计发生额,这些都是不规范的体现。有的企业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等等。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随意使用会计科目,摘要笼统,附件张数不符,取得的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常常出现企业账实不符、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的现象。
(二)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2018免费^论文(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