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企业内部实际情况
任何企业建立任何内部控制制度,都必须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中,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这个原则。由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因此,也不会存在一个完全固定的内部会计控制模式,各企业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本单位的内部会计制度。例如:企业的经营性质、企业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决定了各种资源的使用过程和业务流程的不同,个体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于人员行为的约束,而股份有限公司等大的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要结合公司治理结构进行。
2.制度的务实准确
在进行企业内部相关制度的设计时,首先要保证文字语言的正确率,并且要保证一定的务实性;其次就是相关会计人员在进行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会计科目制定相应的凭证,并且通过相关的软件提供必要的会计报表;最后还要根据这些报表提供准确的会计科目内容,并体现在会计报表中。
3.普遍性以及统一性的必备性
内部会计制度是各个公司、集团以及其领导和员工一定要执行的制度,所以设计时要将制度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进行合理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该制度的执行力得到切实的加强。此外还要对必要的民主集中制进行坚持,要把不同群体和公司的特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使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特殊性能够有的放矢的结合。
4.全面性和系统性
内部会计制度必须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角度,渗透到企业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不能留有死角。同时,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必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是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照特定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
1.内部核算
单位内部核算单位的设计,应本着效益性原则,以企业内部行政责任划分,按照工序、业务性质设立成本(费用)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便于成本(费用)控制、业绩评价。
2.会计科目、凭证、工作流程
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传递、会计工作程序的设计,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关键点和难点,在国家统一规定科目的基础上,各单位可结合自身管理和一些特殊业务处理的需要,设置内部科目,对各科目的使用范围、条件、二级科目划分应尽量进行详尽的描述,便于监控和及时收集需要的信息。对大型企业来讲,会计凭证传递、会计工作程序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准确及会计工作的运行质量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3.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管理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管理的设计(委派、派驻等),原则上每个内部核算单位都应设置固定的财务机构,并配备具备从业资格专职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数量最少应配备3人以上(1个负责人、1个会计、1个出纳),各单位根据自身管理的特点对会计人员采取松散型、会计人员全员委派、财务主管委派、委派财务总监等管理方式。
4.对内、对外会计报表(报告)
会计报表(报告)从使用者划分,可分为对内、对外会计报表(报告)。对外会计报表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报送。内部会计报表(报告)是企业特别是母公司了解下属单位的主要手段,如何设计内部报表体系,获得真实、完整的下属单位财务信息、同时满足集团报表合并内部交易事项数据的取得,财务总监可以按照管理的需要进行设计。
四、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结合内部控制的18项应用指引,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会计组织机构设计
1.要与企业业务类型和规模相适应
企业的业务类型和规模不仅是设计企业组织机构的依据, 也是设置会计组织机构的依据。企业的业务类型和经营规模决定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数量, 也影响组织会计工作的方法和会计组织机构的内部分工。
2.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井井有条,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也必须遵循有效原则,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管理上的具体要求以及达到管理目标的可能性, 来设置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组织机构。避免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相互扯皮, 努力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3.会计组织机构内部岗位责任制应明确具体
会计机构无论大小, 其内部人员岗位责任必须明确具体。通过岗位责任制使各项工作能做到分工协作, 相互制约和监督, 达到减少会计差错、防止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4.与企业各职能部门进行有机协调, 以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2018免费^论文(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