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鹤琴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对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分析了其幼儿教育思想对中国幼儿教育史发展的历史价值,从而提炼出陈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对当今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也是其长期从事中国幼儿教育系列活动的实践结果。将其核心理念贯穿整个教育生涯,以“活教育”思想为陈鹤琴幼儿教育的核心,同时重视家庭教育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育思想 发展及影响
一、陈鹤琴幼教思想的渊源及形成发展的过程
陈鹤琴先生孜孜不倦地为中国化的教育奋斗一生,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封建传统教育极为不满,希望参考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建立适合中国的教育。
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感到自己活到八十岁是太少了,我决心把自己的年龄指标提高到一百岁,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出更多的新生力量——人类灵魂工程师,做更多的有利与人民和社会的事情,能幸运地亲眼看到人类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他近百年的生涯里,进行着漫长而艰辛的试验探索;同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有其特有的形成渊源、形成过程。
1.酝酿与启程
陈鹤琴先生年幼丧父,家道中落,生活贫困。七岁起进过私塾念书六年,深知封建传统教育的劣根性。自1914年“弃医从教”的决定起,“我是要医人的”志向确立,而且有“我是喜欢儿童的,儿童也是喜欢我的”信心,开启幼儿教育的学习探索之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愤慨于卖国行径,强烈的爱国之心驱使,立报复之志,
论陈鹤琴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