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拥有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与使用权,但不拥有转让、入股等权益。此种土地产权制度首先会使农户生产经营注重短期目标,降低了承包农户对土地的长期关注与土地维护的责任心,不利于土地的持续使用;其次不利于合理配置和使用土地资源,很多农民无法充分享有土地资产的权益。再次当前实行的土地产权制度使经营分散,不利于区域种植与集约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农民收入。
3.社会保障制度缺陷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关注的是退休职工养老与在职职工福利方面,对失业保险制度关注的较少。其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涉及范围不广,国家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一般都享有社会保障,但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乡镇企业很少能享受到这种保障,特别是农民更难享受到,由此扩大了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职工之间的再分配差距。
4.分配制度执行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公有制结构,改变了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结合我国国情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样资本、管理、技术等都能按照贡献大小获得回报。但在现实中出现了资本收入高、劳动收入低的现象。劳动者是第一生产要素,按劳分配的权益受到了损坏,还没有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结合。
三、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措施
1.要明确公平的价值理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改革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等。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平均主义分配、按劳分配等模式,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诸多难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立足于科学的价值理念,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尤其是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分配。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扶持中低收入群体,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益,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发展。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保所有要素参与分配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一些领域还没有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进行资源分配,一些要素的价值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与体现,致使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出现。因此,要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实行公平分配的基。重新审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价值,确立公平分配的原则,调动劳动者的积极主动性。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越来越来的人认识到消除城乡差距的重要性,加大了农村投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各项设施还比较落后,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因此,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在财政与政策方面倾向于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
4.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进行收入分配特别是再分配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当前,我党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在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甚至一些保障制度发挥着逆向调节的作用,扩大了收入差距。因此,要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覆盖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等,建立全民共享、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初立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状分析与政策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10(7)
[2]尤玉其,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东南学术,2011(1)
作者简介:肖晗(1958.9—),男,河南鹿邑人,单位:周口市委党校,职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