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近年来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统计,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市值增加30254亿元,在同年GDP增长量中占比6%,对GDP的贡献率逐年递增。可见,我国文化产业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壮大,在社会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社会方面看,如今,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实现企业集团化,达到扩大资金流,细化市场,开拓业务范围的目的。同时,新兴文化的兴起也可以看出社会大众对于文化创新和发展持有积极的态度。从政治方面看,“一带一路”政策的持续推进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带来了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促进和加速了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从经济方面来看,作为未来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一直保持较强势头,占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长。
要想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首先要提高文化产业企业的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资本的运营与筹划即企业的财务竞争力。在中国文化产业拥有政策的支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相关企业融合扩展的大环境中,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偿债能力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这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相互合作,共同维护文化产业市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的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现在和未来对我国的国民经济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存在着许多问题,传统文化产业由于长期受到政府的影响和控制,政府监控较为完善;而新兴文化产业刚刚崛起并迅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直是其发展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问题,盗版现象严重并缺乏制约手段,致使企业权益无法得到保护,产业消极发展,劣性竞争。这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适用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状态及时作出调整,保证文化产业市场的有效运行,为我国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方向。
(2)拓宽融资渠道
由于文化企业“轻资产”的特点,企业价值难以准确衡量,企业融资困难。一方面,文化企业资金需求大,占用率高,稍有不慎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另一方面,投资者被文化产业的高收益所吸引却对其极高的风险感到胆怯。可见我国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拓宽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融资进程,通过多元化的信用机制的建立、大力发展民营银行来缓解和分散国有银行的借贷压力等多种方式帮助文化企业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减小融资难度。
(3)建立信用监管机制
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几点思考(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