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效果和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财务指标及时反映出来,如果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有方、生产组织是否合理、产销是否配套、消耗是否合理、毛利率是否达标、现金流是否充足、应收账款是否及时回笼等。这些指标必须基于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有助于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财务运行的真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作出必要的调整,这样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小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首先表现为会计核算主体不清。会计四种基本假设之一就有会计主体假设,它的作用是确定会计核算方面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是明确会计核算的主体,将会计主体的财产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财产加以区分,将会计主体的财产状况与企业所有者的财产状况加以区分,从而较为合理的对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核算。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对企业所有者个人经济利益的考虑,在会计工作中故意混淆会计主体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界限,以致会计信息不能被快速有效地使用,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次小微企业会计部门没有合理的组织机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往往追求利润化,集中精力于生产和销售环节,在忽略会计工作等其他环节。同时受企业经营规模经营小和投入资本有限等因素影响,企业内部往往用人唯亲,进而导致企业分工不明确、责任划分不够清晰、组织机构不够合理。制定的内控制度存在漏洞,无法很好地实现职能部门间相互制衡,使其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很好地运用应有的内部控制规划,使工作中失真现象较为严重。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会计专职人员数量短缺、专业技能知识不够、质量不高,导致记账凭证核准大意,手续不全,财务过失严重,会计资料缺失,核算不实等许多信息失真问题。
(二)企业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具有“家族制”经营的特点,企业老板和经理人合二为一,认为企业反正是自己办的,企业所提利润全归自己,随意处置。认为会计只是为了应付每年的工商年检,为了对付税务检查,只是记记账而已,对会计基础的规范化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重视不够。一些企业主认为财务这一涉及企业经营机密的生要工作只能交给自己信赖的做,否则不放心,导致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未按《会计法》的规定执行,严重影响了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开展。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指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或是制度不完善,或是制度执行不彻底,一人身兼数职,领导权力过于集中,导致重大的资产配置,独断专行,内部管理控制混乱,不相容职务回避制度执行不严,责任不清,越权行为频繁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系统名存实亡,没有发挥其应有防控作用。针对此种问题企业管理者虽有所察觉,但是面对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和在职人员水平低下的现实,管理者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企业资产流失、经营管理秩序不稳定、会计信息失真,最后损害企业自身利益。
(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工作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
会计的基础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会计监督分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然而目前在国家监督方面缺乏具体工作有效的法律法规,在社会监督方面人们的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意识不够高,同时社会中专门的审计单位如会计师事务所等的监督力度不够。外部监督力度不够更加剧了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缺乏准确合理性,阻碍中小企业发展。
三、小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途径
(一)改善会计基础管理
改善会计基础管理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有效保障,也是完善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途径。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在工作、管理中要从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抓起,严格从源头上控制工作质量,并完善会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订了基本的工作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对会计基础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账簿的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基础工作,做到账目齐全清楚、凭证完整无误、登账及时、计算准确、归档及时。
小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与途径(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