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信息披露 2
1.1信息披露的涵义 2
1.2信息披露的内容 3
2、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研究 3
2.1上市公司的涵义 4
2.2融资成本的涵义 4
3、信息披露与公司融资成本的关系 5
4、信息披露与融资成本研究的意义 6
5、结论 6
一、信息披露
1.信息披露的涵义主要是指 公众公司以 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以及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形式,把公司及与公司相关的信息,向 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公众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信息的 桥梁。目前,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阅读各类临时公告和定期报告。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可以作为投资抉择的主要依据。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对那些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真正有帮助。
国内A股市场,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多种乱象:
乱象一:信息披露姗姗来迟
乱象二:部分信息前后矛盾
乱象三:信披中提及的承诺未履行
乱象四:信息披露避重就轻
乱象五:上市公司财报热衷“打补丁”
2、信息披露的内容研究企业的信息披露历史,大体分别经历了帐本、会计报表以及财务报告为主体的信息披露时期。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原因很多。但其根本的推动力应该根植于经济体制变迁带来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公司组织形式,治理结构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变化。作为利益相关者价值信息沟通最重要形式的会计及其报告,必然随着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发展而发展。因此,研究各种形态下的信息披露应该以财务报告的目标为逻辑起点。
由于信息使用者范围广泛,利益与风险分布及偏好不一,并且随着时间与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决策模式及所需信息各不相同,因此信息披露的内容、范围、时间、方式也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认为,决策有用的比较适合于股权分散的公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最多,更重要的信息使用者--投资者。投资者在信息获取权上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必须要求企业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经营者的信息揭露是不了管理当局者向投资者交代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为了不误导投资者的决策,只有可靠性等到满足的信息才能向投资者披露。由于受托责任是一种历史责任,因此经营管理者信息披露以财务信息的历史成本属性为基础进行确认与披露,未来的,前瞻性的,预测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由于不能满足这样的特性而不会被选择为信息披露。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决策需要的广泛性,就拿上市公司来说说。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从字面上来解释,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把其证券及股份于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公众人士可根据各个交易所的规则下,自由买卖相关证券及股份,买入股份的公众人士即成为该公司之股东,享有权益。《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融资成本的实质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由于企业融资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有交易就会有交易费用,资金使用者为了能够获得资金使用权,就必须支付相关的费用,如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注册费和代理费,向银行借款支付的手续费等。企业融资成本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融资费用和资金使用费。融资成本指标以融资成本率来表示:融资成本率=资金使用费÷(融资总额-融资费用)。
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者购买股票的行动,源于对购买该股票企业的信息披露价值。股票价值的影响因素繁多,既有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信息,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信息。如宏观经济环境中的经济周期、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微观经济环境中的行业成长周期、行业竞争状况、顾客偏好及其他变化等。即使就企业内部的信息来说,虽然可以反映企业的价值,但是由于投资者买卖股票是买股票未来价值预期,反映企业历史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影响企业价值从而影响股东(包括股民)价值的内部因素也很多,诸如新产品的开发、人力资源投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与改进、企业相关关系投资、企业文化的发展等……这些往往不能通过财务信息及财务报告模式生成与传递,虽然这些信息中的一小部份可以通过改进现行务报告模式,通过自愿信息披露的形式进行传递。但目前做的还不够,因此,为了能让投资者获得充分的信息来保障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改进企业财务会计的计量模式与财务报告的传递模式,以实现对企业投资者投资决策所需价值信息的充分披露。现实中,企业不是独立的存在,企业想要长期生存与发展,股东价值就要实现最大化,必须依赖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二、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研究
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