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会计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反映指标,在披露过程中就必须真实准确,如果没有做到要求的真实的话,那么就是失真了。造成失真的具体来源于以下几点:技术性、规范性以及违法性的。其中我们重点阐述违法方面的内容,它的含义是公司或者员工有意地破坏规则最终使得会计信息不真实。简单来说,就是平时理解的欺骗作假。详细的表述如下:
①、信息披露违规:隐藏部分收入,C公司生产阀门管件时,往往会剩下大量废铁,企业将废铁进行变卖的收入并不记账,还有的时候销售业务没有书面合同,也不开发票,以多开出货单形式进行买卖。避税,C公司去年临时外雇10名工人,每人工资1500,按照规定,临时工人工资超过800元,就应交所得税,而财务人员将该部分工人工资按正式工人计算,不到3500元,不缴纳所得税。
②、披露虚假信息:C公司管理者为处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低估损失,高估收益,例如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不合理。如下表3-1表所示:
表3-1
科目 年初数 期末数
实收资本 500,000.00 500,000.00
应收账款 324,200.00 1,680,000.00
坏账准备 - -
C公司注册资金为50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68万,高达三倍多却还没有计提坏账准备,这样就导致资产和利润的虚增;有时C公司调高产品成本,将一些不属于制造费用的差旅费,业务活动费,员工培训费等,通过原料单进行梳理,然后计入产品成本;有些情况是把还不能完全确定会得到的收入,比如在条款没有完全做到或者还有产品归还公司的可能等情况,就预先进行了确认。这样的状况发生的时候,会造成账目信息失真,比如会使收入、利润、应收账款都变多。对于公司的进一步伤害是,重要的相关人员也看不到真实的公司发展的状况,不能完全了解事情,因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2、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完整
C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完善,对于融资的资产,资产的减值都没有进行相应的说明,并且财务报告的笔录只注重历史信息,对于信息的披露,笔者认为是涉及到的内容不仅仅是公司的生产、销售等情况还需要有有关我们公众利益的信息,所以,按照这种观点应该在报表上增加如下信息。
无形资产商誉的披露考虑。由于公司经过一段时期的业务开展,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建立的较好的企业形象等,这些都是企业应当具备的一部分。但是平时这些价值不会得到体现,只有企业的产权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得到体现。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报表里不会看到这部分信息的出现。但是这些信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员来说都是非常有用途的,同样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对于这种无形资产很有必要进行披露的,但是通常情况下不进行交易产权的时候,是在报表里看不到具体的数值的。如果本身不是大型的企业,不能自行判断的话,可以让正规的机构进行协助,然后披露。
非财务信息披露。因为采用的是以货币为主要指标的系统,所以一般看到的信息大部分就是财务相关,其余都比较少。对于目前这种快速发展的社会来说,要想在这样一个有众多因素交互影响的社会里,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所以整个决策过程不止要依靠财务相关信息也要有其他的。所以需要注意披露非财务信息:公司对于社会公众的意义,交税情况、就业人口、生态发展等;以及一些有关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推测信息等。有些企业规模不大,在引资与人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其有可能对与公众的付出却非常多。因此会计披露应当充分体现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事项。
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披露。因为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竞争者的存在,所以必须有一些不能完全公布的信息。在公布时候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而且要划定一些范围,对于不能完全公开的信息,对于能够看到信息的相关人员要有相关的严格规定并明确彼此的责任。我们知道,上市企业的信息是对整个大众进行公开的,但是一般的企业没有这样的要求,只是针对政府。那么对于要公开的信息,还要对相关的利用人员进行披露,尤其是有关特殊的利益关系的信息。
3、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科学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C公司为例(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