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我国企业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 2
一、会计造假的现象与体现 2
(一)会计造假的定义及分类 2
(二)会计造假的动机 2
1、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 2
2、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利益驱动 3
3、会计造假的政治动机 3
(三)会计造假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3
二、分析: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造假舞弊案 3
(一)事件回顾 3
(二)原因分析 4
1、非法虚构营业收入 4
2、非法构造固定资产 4
3、非法虚构营业收入和利润 4
(三)处理结果 4
1、审查经过 4
2、处罚结果 5
三、会计造假的成因分析 5
(一)企业造假主观原因 5
(二)会计造假存在的客观原因 6
四、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 6
(一)企业内部防范制度 6
1、培养从业人员的素养 6
2、注重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 6
(二)政府部门制度优化 7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育 7
五、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我国企业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
一、会计造假的现象与体现
2017年12月26日,财政部发布的第38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表明,“部分国有企业着重业绩考核、忽视财务管理部分,导致部分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增长迅速、风险管理有待加强,个别上市公司为了融资违规调整利润,一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偷税避税等问题,其个别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审计程序监管不利、质量关把控有待严格加强等问题。
2008年4月14日,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派神)因原董事长蓄意犯罪,隐瞒董事会,未按规定披露公司的外贸业务、与关联股东的交易,特别是大额对外担保等重大信息。因此造成虚假利润300多万元。[
2014年6月20日,金亚科技通过虚构客户、伪造合同、银行单据、材料产品收发记录、隐瞒费用支出等方式虚增利润。经核实,金亚科技2014年年度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共计虚增营业收入73,635,141.10元,虚增营业成本19,253,313.84元,少计销售费用3,685,014元,少计管理费用1,320,835.10元,少计财务费用7,952,968.46元,少计营业外收入19,050.00元,少计营业外支出13,173,937.58元,虚增利润总额80,495,532.40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比例为335.14%,上述会计处理使金亚科技2014年年度报告利润总额由亏损转变为盈利。
(一)会计造假的定义及分类
从会计信息的角度来看,公司或个人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的需求,肆意虚构会计报表,从而达到可观的利益。
会计造假可分为会计信息蓄意造假和会计信息无意失实。会计信息蓄意造假,它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事前经过安排,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伪造、篡改从而达到虚假会计信息的目的,使其会计信息错误的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由不正当违法犯罪行为来达到集团或个人某种特定的利益。
(二)会计造假的动机
需要更多免费论文请点击进入专业论文网站查找
幼儿教育论文网 http://www.yrlunwen.cn 教育论文网 http://www.jyLunwen.top 会计论文网 http://www.kjLunwen.top 电气工程论文网 http://www.dqLunwen.top 法律论文网 http://www.fyLunwen.top 工程管理论文网 http://www.gcLunwen.top 工商管理论文网 http://www.gsLunwen.top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http://www.hyLunwen.top 计算机论文网 http://www.jsjLw.top 金融论文网 http://www.jrLunwen.top 人力资源论文网 http://www.rLzyLw.top 市场营销论文网 http://www.scyxLw.top 小学教育论文网 http://www.xxjyLw.top 行政管理论文网 http://www.xzLunwen.top 行机械设计论文网 http://www.jixielw.top 论文同学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om 论文下载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n
1、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
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股票公司必须具有连续盈利的经营业绩。由于这些规定,不符合条件的公司想要获得配股资格,就不得不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处理,以达到其向资本市场引资来提高公司股票价格并从中牟取利益的目的。
2、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利益驱动
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利益(薪资、晋升)等与企业的经营业绩都有挂钩。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则是由业绩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销售收入、净资产收益率等各项利润指标而定。管理者为取得丰厚的奖金与更高的管理权,企业管理层最擅用的则是通过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炮制利润,用非法手段来操纵公司股价,来维护自身利益。
3、会计造假的政治动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而经济发展也成为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评定。由于利益关系,地方政府为提高自身政绩而剑走偏锋,个别地方政府对当地上市公司及企业存在会计造假行为给予默许甚至支持的态度。
(三)会计造假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我国企业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 (2)(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