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若不能“开源节流”,降低生产经营成业面临的是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资金基础薄弱、技术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或因销售量和利润的下降而破产清算。[ ]
(二)内部原因
1.信用等级低,企业融资困难
由于很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导致企业融资困难。难以筹集资金。
2.产品质量不优,存货积压严重
产品销售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要获得持续的资金收入,必须保持产品
渠道的畅通性。倘若企业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会严重影响其市场占有
率,消费者不会购买质量不优的产品,其销售额就会呈直线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也会下降。这样便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例如,浙江省质监局向媒体通报了国宝对豆制品的抽检结果,中小型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抽样合格率仅为
5而且,在财务控制其它环节,存货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过量的存货
资金周转停滞,周转失灵间接导致财务危机的出现。
3.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会计账目混乱
企业的成本费用缺乏有效控制:目前,很多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内容僵化、手段老化、缺乏市场观念。在进行产品生产时,不顾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只懂得通过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这种缺乏控制的方式会导致企业成本决策出现失误。企业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也是企业财务管理薄弱的表现,企业的成本控制应该基于企业内部经营的管理需要,但是还有很多企业忽视了成本费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如人工成本下降,但在研发技术上的费用上升,还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会导致产品成本信息严重扭曲,使企业在选择产品经营方向时出现错误。
4.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危机意识
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管理者对于危机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经营管理中的危机。中小企业在日常运转中需要严格把握应收应付账款,和资金流,以避免在资金运转中出现问题导致财务危机。同时对于内部控制也应该加强管理。内部控制直接影响一个公司的运行。
四.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
(一)完善信用政策,控制应收账款
我国中小企业资信状况和偿付能力普遍偏弱,如果中小企业制定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政策过于严格,对客户信用状况和条件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则有可能使许多有潜力的信用申请人被排除在企业客户群之外,甚至会把相当一部分现有客户推到竞争对手那里,最终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总体销售水平。而中小企业任意放宽信用标准,尽管这将有助于建立庞大的客户群,但是这样一来,很多都不具备赊销条件、根本无经济实力按时还款的客户也会进入企业客户群。这无疑会使得企业很多款项无法收回变为坏帐,即便有绝佳的投资机会而因企业无足够的流动资金存在无法实施,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
产品的传播力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传播方式,在行业产品严重同质化(功能)的时候,产品的个性差异反倒是良好的传播方式。产品放在消费者手中,能真实地感觉并对之作出相应的判断,其喜好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品牌的忠诚。人们只着重由广告带来的传播力,而忽视了服务带来的口碑传播力。品牌的价值和内涵是通过服务来体现、通过口碑来传递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利用口碑有效实现传播。不妨锁定消费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的角色,围绕他们展现一系列的个性化品牌服务,甚至是特别的有针对性的服务。
(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建立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是管理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重大决策基本由企业管理者一人决定,没有相互制衡的机制。企业应该建立重大决策的相互制衡机制。设立企业财务安全预警机制。中小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通常会成为企业破产的直接因素。企业内部应建立安全预警机制,比如资产负债率达到50%以上时,如果继续举债应该通过多方共同决策,严格把握贷款资金的用途:当资产负债率达到70%时,严禁继续贷款等情况。根据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等现中小企业必须以自身是否具备偿债能力来作为企业是否举借债务的决策依据。[ ]负债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短期提高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弥补内金不足等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负债经营的同时则给这些中小企业埋下了更天的风险乃至可能导致最终破产。
(五)优化资本结构,加强内部控制
一是培养员工大局意识。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关联,培养员工责任心,树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去。二是提高员工专业素养。提升员工专业素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提高员工道德素养,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与思想道德素质,防止一些员工为谋取私利将内部控制规定置之度外,造成不良后果,影响企业声誉与发展。另一方面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定期为新老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管理控制理念,把握时局。还可以采取规培的方式,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应充实人员队伍,招聘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注入新鲜的活力,以此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参考文献
[1] 蔡荣芝.消费导刊[J]. 北京:2008-(9).
[2] 谢荣雄. 机械工程手册:金融危机考量下的中小企业财务模式创新[J]. 北京:发展研究, 2009-(6).
[3] ENGEL P A. Impact wear of materials[M]. 2nd ed. New York:Elsevier, 1986.
[4] 黄双荣、王东港、李子民: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5] 张明明. 会计之友[J].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会刊, 2014, 2): 14-25.
[6] 宋祥胜. 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有效对策[D] . 北京:中国经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