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没有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科学、合理地设置账簿以及使用会计科目;二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殊性没有充分认识;三是没有准确把握合作社财务管理盈余性和服务性的统一;四是没有区分分社员与非社员的经济活动,不能完整、全而、规范地进行账务处理和反映合作社的财务活动状况
(三)容易产生腐败
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是靠一个独资大户发展成若干个农户入股投资而形成的,现在的合作社发展规模不一,少则几户、几十户,多则几百户,而且还在逐渐扩大。在财务管理上,由于账簿设置不规范,记录不完整,相关部门又无权审计监督,只能靠投资者自身监督。目前,合作社领导组织、理事会成员基本都是投资多者参加形成的,理事长就理所当然由原来的独资大户或入股投资大户来当,权力至高无上,不好约束。比如生产资料采购价格和产品物资的销售价格等,特别是费用支出上多数情况下是理事长一人作主,很少与其他领导协商,成员们就更不知情了。有的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如果不完善、不突出民主管理,制度也就如同虚设,采购与销售价格是否真买、开支是否合理成员就无法知道了,这样就剥夺了成员的知情权。管理不好就有可能出现吃回扣、贪污、侵占和浪费等腐败行为,造成合作社成员有意见,如此下去合作社就难以实现建立之初设立的目标。
(四)财会人员素质偏低
合作社业务相对较少,收入有限。为了降低成本,财务人员多为兼职,不是兼职的财会人员也大多来自社员,文化素质低,没有专业知识。另外,由于会计人员没有统一的管理使得合作社会计人员更换频繁,财务移交不及时,手续不规范,并且此现象极为普遍。这也为以后的会计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据有关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人员中,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只占到38%,;会计人员学历结构中大专以上的只占到9%,高中及中专学历的占7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12%;会计人员中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到16%(而且全部是外请的代理记账员),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占18%,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占31%,无任何技术职称的占35%。这些简单的数据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很低,不符合合作社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
(五)监督形式化
各相关部门对合作社财务会计的指导工作和对财政补贴资金的运用,明显缺乏监督,甚至导致合作社将财政补贴资金挪用,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这一直阻碍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监督形式化,各部门不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和监督所造成的。同时,合作社内部的会计信息不透明,虽然设置了内部监督,内部控制机构,但却不明确自身的责任,没有做到会计监督的作用,常常走形式主义,内部监督形同虚设,致使社员们不能准确地了解合作社目前发展运营状况,无法对自己的交易进行预测。
三、对我国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虽然合作社容易产生腐败行为,但是它有利发展生产、提高生产技术、增加农民入,所以,认可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管理上。为管理好合作社财务,防止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等现象发生,就得从防范入手,加强制度建设,突出民主理财。根据相关法规,建议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成员入股条件;二是费用支出的审批;三是生产资料的采购办法;四是产品物资销售价格的确定办法;五是财务公开内容;六是监事会审计监督办法;七是成员监督办法;八是议事则;九是收益分配办法;十是材料存档范围。
(二)允许有关主管部门审计监督
农民合作社只靠自身监督是不够的,必须让农经主管部门有权对其进行审计监督,与合作社内部监事会共同监督合作社财务。这就形成了内外相结合的监督办法,还能在监督中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管理好农民合作社的财务。
(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培训
要把好财会人员聘任关。挑选思想好、责任心强、能够坚持原则、有会计基础的人员担任财务工作。通过培训和辅导就能胜任,否则建议合作社解聘,重新挑选人员,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绝不能迁就。要加强财会人员的辅导。县乡两级农经站主管部门要配齐业务水平较高人员,专门对合作社财会人员进行辅导。要通过举办学习班和深入基层一对一辅导来提高业务水平,并且还要常抓不懈,才能保证会计核算质量。
(四)扩大资金筹资渠道
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导意见,从全局高度谋划金融支持的方向和措施。充分挖掘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自身优势和作用,形成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围绕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成员农户有效抵押担保物范围、支持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创新、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等重要环节和目标出台相应细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金融支持工作顺利开展。
(五)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已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几年国家对合作社发展非常重视,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看国家对合作社财政支持力度还有限。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尤其要加大对规模大、运作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发挥好“示范效应”。
同时,应鼓励合作社内涵式的发展,从对合作社发展数量的支持向对合作社发展内在质量的支持转变,鼓励合作社做大做强。除了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硬性”支持外,应加大技术指导、知识指导、营销指导等“软性”支持的力度,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其资金匮乏等问题,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的发展。
(六)多渠道发展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银监会监管下的新型合作金融组织,是国家促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在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由民间金融创新结果。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乡镇、行政村的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共同利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形式是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的一种有益探索。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开始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试点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季节性的生产资金困难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等的资金需求,也为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四、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要实现快速增收必须走规模经营的道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使千家万户农民从分散走向联合,维护农民自身权力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本人对搜集资料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总结,结合当前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想的建议,一要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二要加强主管部门的监督,三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培训,四是扩大资金筹集渠道,五是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只有更方共同努力,我国农村合作社管理才能够更加规范化,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玲娟.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及发展建议——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J].农村财务会计.2017(07)
[2] 孙云霞.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18(29)
[3] 孙玲.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9(15)
[4] 孙文惠.墨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
[5] 王文凤.试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的规范化管理[J].经贸实践.2017(07)
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