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我国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2
二、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
(一)财务管理机构缺位 2
(二)账簿设置不规范 2
(三)容易产生腐败 3
(四)财会人员素质偏低 3
(五)监督形式化 3
三、对我国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
(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3
(二)允许有关主管部门审计监督 4
(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培训 4
(四)扩大资金筹资渠道 4
(五)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4
(六)多渠道发展农村金融体系 4
四、总结 5
参考文献 6
一、我国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方兴未艾,发展速度进入历史上最快阶段,合作社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动因包括三方面。一是生产需要。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问题。合作社应运而生,组织带领分散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拓宽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竞争力,发挥了内连农户、外接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农民意愿增强。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合作社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生产经营服务、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自愿办社入社的热情不断高涨。发展合作社成为农民的自觉选择。三是政府引导。政府对合作社寄予厚望,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13个1号文件,对扶持合作社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中央领导多次考察合作社发展并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强调:“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
农民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促进土地的规模化和服务的规模化,推动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2018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4.47亿亩,占承包土地的33.3%,其中1/5左右由合作社流转。超过一半的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实行生产资料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技术信息、加工储藏、产品销售等统一服务,帮助成员克服分散经营不足。推行分工分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促进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提升竞争力。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合作社以消费为导向,组织千家万户推行绿色化、标准化生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改善供给结构和质量,提供中高端农产品,有效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合作社通过实现规模经营效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拓宽产业空间,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2018年,合作社可分配盈余957亿元,合作社成员普遍比生产同类产品的非成员增收20%以上,有的示范社达到30%-50%。2018年7000家国家示范社中,有774家位于297个国家级贫困县,带动22.8万户成员脱贫致富。
二、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机构缺位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财务问题一直没有引起合作社负责人的重视,他们认为合作社的卞要任务是为社员服务,衡量的标准是“服务到位、社员满意”。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没有设置财务机构,也未按规定将财务进行委托,即使设置了财务机构,也没有设会计、出纳岗位,造成机构的缺位
(二)账簿设置不规范
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