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缺少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很多企业都缺少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这样使得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无法发挥,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当前的不少企业只重视了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不够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养更是放在了脑后。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整天忙于日常的工作,而没有剩余的时间去考虑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对于财务管理即使有心,也没办法介入。企业的财务管理
是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人员储备,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一张纸,没有实际的效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结合企业也无法做到,也就谈不上给企业带来利益了。
3 企业改革不彻底每个企业都谈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但是大多数改革不彻底。在企业里,厂长或经理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决策者,也是企业资产的代表者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他可以直接任命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如果负责人不服从他的要求他可以随时更换,这样使得财务的负责人听命于厂长或经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上成了“厂长财务”“经理财务”。厂长或经理要求会计人员做假账、做虚假报告,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试想依据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做的财务决策能准确吗?当然不准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财务管理目标、成本控制,都成了空谈。
4 成本控制走极端,不重视中间成本
有的企业表面上说要降低成本,但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应怎样去控制成本。只注重降低成本,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采取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不恰当的手段降低成本。不可否定,成本确实降低了,但是产品的质量下来了,给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得不偿失。另外,还有些企业认为资金多多益善,为了筹措资金可以不惜中间成本,只要能筹集到资金,就不惜一切代价,殊不知,筹资成本严重的影响了筹资原本应起到的作用,再加上筹集到资金后没有一个投资计划,使得筹集到的资金闲置。这些情况严重的影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管理层重视产量,忽视制度的建立
在一些生产企业管理者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市场经济意识,只认为提高产品数量,才是企业增加财富的基本条件,特别在市场景气的时候,产品供不应求是,更是强化了这种观点,增加产量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增值机会,可以减少产品单位成本中的固定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有降低的可能,但是要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还需要全体人员的努力,没有制度的管理,部门与部门之间、公司员工与员工间的沟通一切显得苍白无力,个个都很努力,但是效果不佳,还是缺少制度的约束嘛?所以有效的建立公司成本控制制度可以减少浪费,高性价比的产品有利于增加市场份额,为公司带来业绩。
(三)方法上缺乏科学管理,不能起到有效控制
现代成本会计的7个职能,也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缺一 可。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仅编制计划控制,缺乏对生产成本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即使事后反映,却没有相应的措施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调节和控制,因此目前的成本管理要求仍然无法得到满足,长期以来,有些企业一直认为加强民营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属于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及其他人员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种片面认识。因为企业领导虽然在成本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其并不是直接操作者,不可能事必躬亲。而且,财务部门虽然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其职责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等,从而有专业局限性。因此,要从根本上降低成本以及在生产工艺的改良、替代品的选择、生产组织的合理安排、设备更新等方面有所进步,必须有专业人员参与抉择,这样才能选择出高产、优质、低消耗的方案。从财务部门成本核算角度讲,无论是选择定额法、标准成本法或是其他方法,都需要生产人员根据生产消耗及工艺情况确定出定额消耗量, 以及根据既定价格制定出定额成本。所以,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成本管理队伍以及生产人员的积极参与,降低成本只是一句空话。 成本会计核算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会计人员仍然停留在报账型会计上,没有树立参与成本管理的思想。一些企业闭关自守,不学习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不与同行业进行交流,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信息严重滞后,根本达不到防患于未然的要求,从而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这对成本管理很不利。
(四)人员配置上缺乏专业的成本管理团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重大推动力,成为国家经济的主力军。我们在探索民营企业成功原因的同时,却发现了潜伏着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危机。中国的民营企业或难以做大,或昙花一现,尽管表现形式不同,成因各异,但实践表明:民营企业管理执行力不足,没有配配置专业的成本管理团队成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持续性发展和规模化发展。
四、强化民营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成本管理相关问题意识,推行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在现代化组织与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有很大的改变,在现代成本理念指引下,以人为本,建立前沿成本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并将成本管理的制度层次上升为公司的战略高度,打造公司成本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场持续低迷,竞争力不断加强,我认为民营企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才能持续进步: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达到客户要求后下一步再来降低成本,争取公司利益最大化。二是加大销售力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三是强化内外部管理,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向管理要利润,由于产品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而市场营销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不可控因素,作为成本管理,当然需要承担公司过渡时期的历史重任,从成本管理出发,探讨公司各成本环节上成本控制方法,力求加强公司的成本管理,不断降低甚至淘汰低利润产品,寻求新的的支撑,通过运行成本管理制度,形成特有的成本文化。因为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保障,融合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上升成本管理制度,树立成本文化意识,对企业管理降低成本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建立专业的成本管理团队
建立、构建成本管理体系的方法,加强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就是以预算成本管理为基础,运用过程方法和系统的管理方法,对预算成本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识,并把各个过程作为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体员工的控制。成本管理体系由成本管理体系、成本预算、成本分解、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等部分构成。各个部分作为成本管理的子过程和子系统进行管理,以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将成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可以创造更高的利润。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民营企业SAP的有效实施,SAP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ERP解决方案先驱、具备化工行业优秀解决方案的企业资源管理软件。展辰经过多年调研、考察、评估而最后慎重选定SAP来构建公司信息化框架的基础,实际上是展辰多年憧憬的管理标准化、应用集成化、制造智能化的美好期盼。
民营企业从开始启用的用友电算化软件,ERP系统的推广应用,到后来的OA系统、财务系统和人资系统,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未停止。
在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运输物流成本高等市场压力的同时,有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调整转型的挑战。民营企业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营销能力。
有很多民营企业有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其本身沉淀着丰富的管理积累,也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和经验。但随着公司生产基地的不断增多、业务形态的不断丰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的管理跨度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公司运作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公司信息化系统必须服务公司生产经营的整体发展战略,原有的管理经验与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亟需用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应对发展所带来的有效成本管理。
(四)、结论
新时期,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特点会给民营业成本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有挑战,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实践,我国民营业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严连勇,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冲击与会计创新,中国会计报,2010年 2月5日
2、高兰培,集团企业财务实效管理浅析,上海会计 2005 第6期
3 、《成本会计》,上湾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11期 乐艳芬
4、《战略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社,2000,第9期 夏宽云
5、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5年笫五期.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