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1.4.3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第二章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因素分析
2.1质量成本因素
(1)施工项目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降级、复检等引起的费用;
(2)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
(3)质量检验费用
(4)质量预防费用
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
对质量成本水平分析要深入到质量成本构成的各要素中去,即从质量成本总额中各因素所占比重来分析质量成本构成及其变化。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即质量管理成本占50%,损失成本占50%为宜。
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项目成本。
2.2工期成本因素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客户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 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可不予考虑。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
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项目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
2.3人力资源因素
2.3.1人力资源获得成本
是组织在招聘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在招募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招聘选择录用和安置所发生的费用。
2.3.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组织还需要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以使他们具有预期的、合乎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这种为提高员工的技能而发生的费用称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开发成本,是组织为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为增加组织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等。
2.3.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组织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
2.3.4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
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费用。
2.3.5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组织辞退或员工自动辞职时,组织所应补偿给员工的费用,包括离职前低效成本和空职成本即由于员工的离职而影响到某职位空缺可能使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受到不良影响而造成的损失。
2.4 资金成本因素
资金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部分,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工程施工时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要投入“人、财、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技术保障,管理者全盘计划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是相伴随而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生的系统。
资金不到位,建筑单位不能按合同约定拨付工程款或拨付不及时。近些年来,施工力量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就匆忙开工,致使施工单位资金链断裂,无法履行合同,不按进度付款,甚至合同约定付款比较低,造成施工单位大量垫资,使企业的流动资金被挤占,流动资金紧张,而垫出的资金长期被拖欠,资金回笼困难,形成施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的恶性局面。
第三章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对策
3.1 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策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