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及时进行修正、调整。使整个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按照工期和合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环境的要求,对工程施工及时调整。
3.3工程项目人力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3.3.1要建立和形成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的结构和分布,从而形成高效率的工作系统,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此,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通过确立科学的岗位数量,作为人员优化配置的依据,另一方面是要编制并实施岗位标准。
3.3.2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作为企业,首先要创造有利于人才合理使用的基础环境,引入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上岗、择优上岗机制,实现劳动力价值的最佳体现;其次要建立劳动准入制度;第三要不断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和制定与劳动技能和工作实效紧密挂钩的考核分配体系。留不住人才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还在于对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
3.3.3建立和健全职业技能鉴定机制
技能鉴定管理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鞭策和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技能鉴定的开展,能够促进员工劳动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发挥员工技术专长和聪明才智。同时,要按其劳动的技术繁简、责任大小、强度高低、条件好坏等因素进行划分工作岗位等级,按其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
3.3.4配备和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
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权委托人,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素质很重要,如果这层人素质低,将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低下,因此,要配备搞水平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在技术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上都要有较高的水平,对成本进行全面管理;材料管理人员从材料订购(价格、质量评价)、验收(进场验收、回收管理)、使用和协作队伍材料的控制(合同管理,工程量结算)上都要有明确的分工;机械管理人员从机械设备使用、维修、台班定额消耗,现场调配,对协作队伍的计量都要有详细全面的认识,并能按要求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率,降低因调配不合理等造成的成本增加。
组织各种培训,想方设法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定期组织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
3.3.5施工企业必须加大成本管理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
首先要统一思想,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都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于施工协作队伍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定期或不定期的以各种奖励形式来,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并加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3.4工程项目资金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3.4.1规范运行,着力健全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边界、相关审批权限和程序以及应达到的目标和效果等。坚持用制度管资金,按项目用资金,杜绝项目资金游离项目之外,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开发、标准厂房建设等重点项目建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制度,执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估计好相关工程中存在的施工、设计、规模等要素,有效减少和杜绝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降低由于前期勘察设计不充分盲目投资造成的重复浪费。二是建立项目的五制管理制度,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资本金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三是建立项目的决算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实现预期目标和效果。
3.4.2强化预算,合理配置资金
通过预算的方式合理分配资金,控制财务成本,发挥资金效益。一是确定项目预算资金支出应实现的目标,明确使用预算资金部门和人员的相关责任,建立对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以较低的分配成本,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二是将部门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以预算的方式体现。建立项目库,对拟实施的项目按优先原则每年安排相关项目预算,并对项目的预算滚动管理,合理调配资源;三是进一步细化预算,对部门行政性经费以合理的支出标准为基础,对项目支出采取经论证和审定的标准执行。四是对待执行中的特殊情况,应按规定程序予以调整,保障执行结果与预算和相关决策一致。
3.4.3强化项目资金审批程序,对项目实施精细管理
严格资金审批把关,切实提高各项资金使用效益。对项目资金,立足于以合同为载体,以资金为主线,关注重点管理环节。一是要严格工程建设支付程序,完善拨款签字。首先由工程相关人员填制《形象进度拨款申请表》,然后经项目监理、现场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分别签字确认后由一把手审签,按工程进度对施工单位进行付款。项目完工后,预留部分工程款作为质量保证金,待规定时限无质量问题后付讫。通过层层把关,多人会审,严格程序,确保资金严格按计划笼子封闭式运行。二是考虑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如:项目的产值、利润率及社会效益情况,判断该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投入产出的实际效果。三是降低行政成本。节约开支,特别是节约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会议费等公共经费开支,降低行政成本,用较少的投入维持单位正常运转。
3.4.4内控监察,着力保障资金安全
在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建立了经常化、制度化、专项化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督查机制,力求对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理”,确保资金落实。
参考文献
[1] 仲景冰;工程项目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2] 陈建辉;建筑企业质量主管与内部质量规范化管理及过程控制实务全书,国际标准出版社,2006年。
[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著,洁净厂房建筑构造(上、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
[4] 张雷;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5月
[5] 于富生;成本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6] 孙慧主编;项目成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7]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建筑工程项目标准成本编制办法;中建七局商务管理部;2011年1月
[8] 李广;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月
[9] 蒋毅涛;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10月
[10] 李春森;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交通企业管理;2008年1月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策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